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龍嘯大明> 第一三二章 蘇州織造(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三二章 蘇州織造(三) (1 / 2)

三天之後,所有的手續都辦完了。收購的另兩家作坊的人員和裝置也都到位。同時又打通了相鄰的一間店輔,這樣目前的位置暫時也就足夠了,外間的門面也同保留下來,作為一個對外經營的視窗,而其他的地方,商毅打算重新規劃一番。

現在整個織造廠一共有織機一百一十三臺,其中有十二臺提花織機,三臺特製的大花織提花織機,工匠總計有九十六人,一般織工三十三人、熟練織工四十八人、高等織工十二人,特殊織工三人。另有提煉工二十六人、染色工八人、印花工二十二人、小工三十六人。夥計十二人,帳房兩人,掌櫃一人。共計是二百零三人。這樣的規模,在蘇州的絲綢織造業界來說,以算是首屈一指了。

商毅、林之洋、李格非、張庚秋都不會長期呆在蘇州,而王柏和程協祥也還都有自己的生意,也不可能長時間守店。而徐仁章雖然能夠管理生產經營,但也擔不起這麼大的責任,因此各方都需要派出自己的代理人來看店。

林之洋首先做出決定,派自己的大兒子林旭升代表自己,在蘇州管理織造廠。現在林家以經把海外生意從林之洋手裡分離出去,因此林之洋對這個織造廠十分重視,這可是和商毅合作的基礎。林旭升以經是林之洋生意上的一個得力助手,可以獨當一面,林之樣把織造廠交給他,也能放心。

李格非和他交情莫逆,一向視林旭升為子侄,因此也沒有派人,把自己的一份也委託給林旭升代管。張庚秋在內陸沒多少基礎,乾脆也把自己的一份暫時委託給了林之洋。而商毅也同樣是派不出人來,不過他和林之洋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認為這個人精明強幹,能力不錯,把織造廠交給他,自己也能放心。反正在六人達成的協議中以經規定,必須按嚴格財務流程制度辦事,毎月向六方提供財務報表,自己有沒有人在場也沒關係。

結果這樣一來,林旭升一下子成為了四方的代表。王柏和程協祥也派出了自己的代理人,整個織造廠的領導班子也就這麼確定了下來。

對於工匠工錢的待遇,商毅認為應該提高一些,一方面是要穩定住現在的這批工匠,至少要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以後隨著織造廠的擴大,還會陸續招募新的工匠,而且主要還是以脫離農業生產工匠為主,因此也要加強對他們的吸引力。

林之洋和李格非等人對商毅的這個意見都沒有異議,畢竟想要使人幹活,就要先讓他們吃飽飯,這個道理他們還是懂的。只不過林之洋提出,一次不能提高太多,一是怕打亂本地勞資市場的結構,引發同行的不滿,二是陡然一下孑將工資提高太多,容易造成工匠們的貪心和惰性,因此只能逐步增加,而不能一次提高過多。

商毅聽了之後,也不得不佩服,林之洋果然是有幾分資本家的潛質。不過這也符合商毅的構想,因為他打算在未來把工匠的工錢和各人的生產成果掛勾,實行工資加提成制度。

因此最終眾人商議決定,織造廠的工資標準定為普通織工一個月二兩白銀,熟練織工一個月三兩白銀,高等織工六兩。特等織工十二兩。而其他工匠的工錢也都有相應的增加。新工錢標準現在就開始實施,實用期為半年,半年以後,再視情況而定,是否重新調整。

而這時福威鏢局派來的坐店的人員也以經到位。蘇州也算是福威鏢局常來的地頭,三教九流,紅黑兩道都來交往,而對這次坐店的任務,福威鏢局也相當重視,因為這是商毅興辦的一個大產業,總鏢頭黃得林親挑選精兵干將,並指令自己的大兒子黃泰松領頭,帶了十二名夥計,負責蘇州織造廠的坐店業務。而且這次黃得林和林承業兩人親自帶隊,來到了蘇州。

同時商毅手頭上還有一萬多斤生絲,以一兩五錢白銀一斤的價格,全部買給了織造廠,這樣再加上厙存的一小部份生絲,至少可以維持到明年開春以後,收購新絲的季節。可以說這個織造廠以是萬事俱備,當然還剩最後一件事情,完成之後,就可以開業了。那就是這家織造廠的名稱。而這個任務也當仁不讓的落到了商毅的身上。

這是商毅穿越之後創立的第一個實業產業,其意義不亞於商家軍的建軍,當然要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只可惜這方面並不是商毅的特長,想了好久之後,終於很無恥的嫖竅了後世的一個名稱,——新絲路,將織造廠命名為“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當然商毅對眾人的解釋是:新絲路就是新的絲綢之路的意思,我們就是要建立起自己的新絲綢之路。說完之後,也立刻博得了滿堂的喝釆。

當然名字可以從後世嫖竊,但親筆提字可是殺了商毅也寫不出來了。不過眾人也能理解,畢竟商毅是武將,寫不出字來,也是情有可原。而林之洋立刻找人寫了廠名,又讓人立刻連夜趕工去刻牌匾,準備開業。

隨後眾人將新的工錢標準告訴徐仁章,讓他向工匠們宣佈。徐仁章也十分高興,雖然工錢的漲幅不大,但漲工錢總比不漲工錢要好,他是從學徒做起來的人,深知織工賺的都是辛苦錢,人人都要養家餬口,而且現在的米價也越來越貴了,都很不容易。至少從現在看起來,新東家們還算不錯。

不過同時徐仁章也向商毅等人報告了一個不和諧的事情。

原來就在昨天下午,徐仁章正在店裡招呼準備開業的事情,從門外進來了三四個人,自稱是隆興堂的人。向徐仁章詢問,這家織造坊是不是易主了?東主是誰?要想在蘇州做絲綢生意,為什麼沒有到隆興堂去投貼報名?難道不明白規矩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