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開局主動辭官,皇帝卻要逼我淨身> 第22章弘業帝的目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章弘業帝的目光 (1 / 3)

距離朝廷規定正式派發鹽引的最後期限,僅剩短短半個月,楚昊深感壓力巨大。

大夏和以往朝廷一樣,將鹽類售賣緊緊抓在手中。

而弘業帝對私鹽販子的懲罰,與他對貪官的處置一樣嚴厲,一經發現,輕則殺頭,重則族滅。

因此,除了一些沒有牽掛的亡命之徒外,極少出現私鹽販售。

至於官鹽售賣,朝廷採取的是憑鹽引取鹽方式,每年九月二十日向鹽商派發鹽引,憑引取鹽。

按照規定,每引可從官方鹽場取鹽四百斤,折銀五兩。

可鹽商賣給百姓時,每斤至少提價三十文,由此可見,其中利潤之巨。

也因此,每年各地鹽商為了爭取更多鹽引,可謂手段盡出。

而負責此事的戶部司郎中,則無比頭痛。

畢竟,哪一個前來領取鹽引的,背後沒有可怕的靠山。

尤其是江南那些世家門閥,那才是最難料理的。

弘業帝雖然成功在江南立國,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江南各大世家在背後支援,哪能如此順利?

因此,弘業帝登基之後,世家弟子遍佈朝野,爭相分食勝利果實。

而大夏境內最大的一批鹽商,正是來自於那些世家大族。

這種情況下,試問哪個戶部司郎中敢得罪他們?

最難辦的是,無論鹽引份額如何分配,都難免引起這些世家的不滿。

結果歷任這個職位的官員,幾乎都沒有善終。

弘業三年,曾經有官員提出建議,提高鹽引售價,讓各大鹽商自行競爭。

可惜施行到中途,就不得不取消了。

沒辦法,不但鹽商們拒絕接受,就連百姓同樣怨聲載道。

鹽引提價,為了利潤,鹽商自然隨之提價,百姓們如何買得起?

結果就在那半年時間裡,私鹽販子空前驟增,弘業帝屠刀高舉,殺得人頭滾滾,最終取消了鹽價提價政策。

翻看往年賬冊檔案,楚昊對此心知肚明,頭疼無比。

不說地方官員,僅朝中六部,幾乎全部被各大世家把持。

事關民生大計的戶部尚書一職,還是弘業帝與世家達成妥協,方才勉強掌握在手中。

楚昊接手此事,同樣面臨歷任郎中的難題,偏向誰都會得罪其他人,得罪誰,都別想繼續在朝中混下去。

一連三天過去,楚昊仍然沒有頭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