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王廷大官,下至民間富商,都希望跟燕三郎面對面聊一聊,混個臉熟。
國變三年來,衛王廷格局大改,如同雨林裡的腐木倒下,必定有新萌嶄露頭角。莫說拜帖上五花八門的署名了,就是韓昭給燕三郎弄來的王廷官員名單,十個裡面他也認不得兩個。
這場意義深遠的動盪,直至今日都未完全結束。大量人才向盛邑聚攏,希望在階層固化之前尋到一部登天之梯。
這就成了燕三郎的棘手難題。他的時間有限,不可能接見那麼多人。
關鍵時刻,賀小鳶又往邀景園送出一名長隨。
此人名為賈汝南,盛邑本地人,今年三十有五,先後曾為十餘豪門服務。他家原本也是盛邑貴族,二十多年前破落,但賈汝南憑著自己的本事重新成了體面人,也能混個吃香喝辣。
他的本事,就是對盛邑的官場結構、本地禮儀、豪門派系、迎來送往,甚至權貴喜好都瞭若指掌。初入盛邑者想混好上層圈子,就非要僱這麼一位長隨不可,否則輕易就能得罪人。
似賈汝南這樣的長隨與一般僕佣不同,不籤賣身契,只走僱傭協議,報酬逐年看漲,非常可觀。
自然燕三郎不缺這點錢,只贊賀夫人貼心。他現下的確就缺這樣的專才。
賈汝南果然沒有白拿他的銀子,入府才半天,就把邀景園收到的帖子整理完畢。這其中,哪些宴會值得燕三郎前往,哪些該允許人家登門拜訪,哪些可以暫時延後,哪些看心情決定見不見面,還有哪些是壓根兒可以置之不理,賈汝南都做了歸類。
甚至,他連一些貴人的喜好都隨手標註。燕三郎如果赴宴或者上門,就可以據此備禮。
千歲審查過後,也覺得燕三郎僱人這錢花得很是值當。
“不過我們現用的人才都是護國公府推薦來的,這樣不好。”她想得長遠,“還是要靠自己的骨頭長肉才行。”
所以燕三郎這些天都忙著迎來送往,人情走禮。
邀景園門庭若市,從清晨到傍晚都有馬車抵達。攀交情、護門面,這是每個盛邑貴族的必修課,現在燕三郎要補課了。
這樣被迫營業了七天之後,連他都有些吃不消:“比練習《飼龍訣》還累!”他原本就不愛笑,現在兩頰痠疼,說話都費力。
白貓更是有氣無力:“啥時候才是盡頭啊?”她被迫和小三繫結在一起,他出去,她也得跟著。看他和一群人呵呵呵、哈哈哈說著客套話,實在太無趣了。
尤其她時不時還要被請出書箱子,走兩步擺造型,再聽旁人囉裡叭嗦誇一頓。
被誇是件好事,但聽上十遍、二十遍……一百遍,就會膩味了,尤其這些人奉承小三連詞兒都不換新的,誇獎一隻貓又能有多少詞彙?
“快了,快了!”賈汝南到現在還是精神抖擻,燕三郎懷疑這人其實是有修為在身吧?“除了從前的鎮北侯,盛邑許多年都沒出過燕公子這樣了不起的人物了,大家都爭著想要親睹您的風采。要知道,多數貴族就算在當地呼風喚雨,來到盛邑都是門可羅雀,壓根兒無人問津。”這裡可是國都,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讓人正眼相看的。如此風光的主兒不多見,他做這行當多年,總共也沒碰上兩個,現在能到這少年麾下辦事,只覺與有榮焉。
賈汝南有種預感,今後自己說不定能憑藉東風扶搖直上,所以他現在一點兒也不覺得累,一點兒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