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次的領悟……似乎有些厲害啊。”
感受著體內如長江大河般奔騰不息的真氣,白朮暗自震驚。
自從他剛才在火場中將九陰真經與太極原理融合在一起之後,他就發現,不管是武學內力的修煉速度,還是《山河呼吸圖》的修煉速度,都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尤其是《山河呼吸圖》。
原本他進入真氣境中期之後,吸收外界靈氣的速度便已經下降了許多,按照他的估計,想要進入真氣境後期,怕是需要至少五年的時間。
可是有了這次的領悟,頂多再用一年,他便可以進入真氣境後期!
也就是說,他這次的領悟,直接將修煉速度提升了五倍!
“難道說這‘相對論’就算放到武學世界,也是一門極其強大的武學奧義嗎?”
白朮腦中閃過一個滑稽的念頭。
沒錯,在剛才千鈞一髮的時刻,白朮將九陰真經和太極原理所融合後的產物,就是“相對論”。
當然,不是地球上愛因斯坦所說的物理相對論,而是一種武學上的【相對狀態】。
《九陰真經》有言:天之道,損有餘以奉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
可是這“虛”當真就能勝“實”,“不足”又當真能勝“有餘”嗎?
當然不是!
九陰真經中所說的“虛勝實,不足勝有餘”只是一種相對狀態,指的是在相對情況下,虛可以勝實,不足能夠勝有餘。
同理,太極劍法講究“以靜制動,以弱勝強,後發制人”,這個道理也是相對而言的。
張三丰就曾對白朮說過,太極劍法中的“靜勝動,弱勝強,後發先制人”,都是在尺寸毫釐間建立一種相對的速度優勢,然後藉此擊敗敵人。
這個道理在獨孤九劍中也有一些涉及,只不過比較少而已。
這一次,白朮在房屋即將倒塌危機的逼迫之下,徹底將九陰真經與太極原理中的相對概念結合在一起,領悟出了一種被他稱為“相對論”的相對原理。
根據他所領悟出的“相對原理”,天下武學沒有絕對的強弱,沒有絕對的陰陽,更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有的,僅僅是在臨陣對敵之時的相對狀態。
古人云:“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古人又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矛盾嗎?
當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