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如此,還不如把孩子生下來,好好養大,至少自己以後還有人養老……
總之,抱著這樣的想法,孩子到底還是生了下來。
張夢給孩子取名為“張月”,為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月亮那般的陰晴圓缺,什麼都有。
張夢沒什麼文化,她一向認為人們形容月亮的陰晴圓缺是好詞。
該圓的時候圓,該缺的時候缺,這是說做人圓滑懂事。
張夢希望張月以後也是如此。
只不過,現實卻是十分殘酷的。
事與願違,張月因為沒有父親的關係,經常被同齡人嘲笑為野孩子。
即便後來上了學,在學校也是低著頭被嘲笑的那一類人。
為此,張夢總是自責抹淚,覺得自己害了孩子。
然而,自己的孩子卻很懂事,一向對自己十分孝順。
在張月上初中的那段時期,張夢發現,張月漸漸地變了。
以前張月在學校經常會受到欺負,所以回來的時候,臉上身體上或多或少會留下一些痕跡。
或是一個躲閃不安的表情,又或者是一個沒有擦乾淨的腳印。
起初,張夢並沒有多想,只以為兒子終於融入了校園環境。
直到有一天自己的兒子拿了一千塊錢給自己,張夢才終於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對勁了。
自己的兒子只是一個初中生,從哪拿的錢回家?
張夢問張月這錢是哪來的,張月就說是撿的。
張夢自然不會相信,最後甚至動怒拿起了雞毛撣子,但張月還是沒有改口。
張月一直都在笑,笑的很燦爛,但這笑容張夢卻看的是很揪心。
“啪!!!”
終於,實在沒有辦法的張夢咬著牙給了張月一巴掌。
然而剛打下去她就後悔了,她剛才只是急了,實際上她也不想打。
張夢怕兒子討厭自己,於是連忙安慰,這是自己最後的依靠。
然而……
結局卻讓他越發的不安。
——
張月也不去阻攔張夢柔自己紅腫的臉蛋。
依然是那張很燦爛的笑臉,看著自己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