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感情是靠時間積累起來的。
尤其是在記事以後。
但自從記事起十媽媽就不在十一身邊,所以他的這方面情感很模糊,甚至於幾乎沒有。
正如同普通孩子的思想裡有父母才算正常,但十一的思想裡是有姥姥才是根本,其他的都無所謂。
得到了再失去會覺得難受,但從未得到而失去卻是影響很小。
更何況恰恰是得到於根本沒記事的那一年。
——
不過姥姥不止一遍的跟自己說過:
媽媽很愛我們,很愛這個家,有媽媽才有你,她很辛苦,為了我們才出去打拼,不然咱們都得出去要飯。
——
所以,在姥姥的影響下,十一的意識裡,媽媽變成了不在身邊卻僅次於姥姥重要的人。
但言語終究是言語。
十一告訴自己,以後要報答媽媽,好好報答,必須好好照顧她。
但當屍體出現在面前的時候,這些想法全都被害怕所佔據。
於是,媽媽就變成了“可怕的恩人。”
他並沒有傷心,也正因如此,事後他覺得心裡有愧。
——
村長建議屍體儘快埋掉,村裡不少人都來幫忙。
最後,一切準備完畢,就等著第二天下葬。
當天夜裡,姥姥把十一抱在懷裡說了很多,說十媽媽小時候多皮,還有在十一一歲前怎麼照顧自己的,等等等等。
姥姥還說,等十一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個很厲害很厲害的人,沒有任何人能夠欺負自己。
“如果所有人都不看好你,那姥姥一定會看好你,媽媽也會,她就在天上看著你。
媽媽和姥姥永遠站在你這邊。”
在這些言語中,十一開始覺得,其實媽媽一點都不嚇人,自己應該去試著喜歡她。
在這樣的想法中,十一睡著了。
——
只是等到第二天的時候,噩耗又度響起。
姥姥死了……
屍體就在十一的旁邊,已經冷了。
不管十一怎麼叫,姥姥都沒有反應,只有一張閉眼的僵硬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