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清相國.> 五十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五十七 (7 / 8)

有人回道:“朝廷有軍隊呀!”

陳廷敬又問:“雲南地廣人稀,多有匪患。若有土匪打家劫舍,怎麼辦?”

有人又回道:“衙門派兵清剿呀!”

陳廷敬繼續問道:“衙門裡的人和那些當兵的吃什麼穿什麼呀?”

這下沒人答話了。陳廷敬說:“繳納皇糧國稅,此乃萬古成例,必須遵守。闞家父子提出的稅賦新法,你們只是道聽途說,我可是細細請教過了。告訴你們,我家也是做生意的,這個稅賦新法,比起我老家山西,收的稅賦少多了!”

仍是沒人說話。陳廷敬又說:“闞公跟闞望達,實在是為雲南長治久安考慮。不然,他們操這個心幹嗎?按照稅賦新法,他們自己也得納稅交賦呀!”

闞望達拱手道:“各位前輩,同行,聽我說幾句。雲南現在的稅賦負擔,已經是全國最輕的。富裕省份每年都需上解庫銀,雲南不需要。我們雲南只是朝廷打仗的時候需要協餉。王繼文是怎麼協餉的呢?他一面要在皇上那裡顯得能幹,一面要在百姓面前扮演青天,他雖不向百姓收稅賦,卻是挪用庫銀辦協餉。”

闞禎兆接過話頭,說:“他王繼文博得了青天大老爺的好官聲,飛黃騰達了,會把一個爛攤子留給後任。到頭來,歷年虧空的庫銀,百姓還得補上。百姓不知道的,以為王巡撫不收稅賦,改了張巡撫、李巡撫就收稅賦了,還收得那麼重。百姓會說巡撫衙門政令多變,說不定還要出亂子!天下亂了,吃虧受苦的到底還是我們百姓!”

陳廷敬道:“各位東家,道理我們講得很清楚了,你們一時想不通的,可以回去再想想。現在呢,就隨我去藩庫取回你們的銀子。”

陳廷敬說罷上轎,闞家自己的轎子也早候著了。商家們邊議論紛紛,邊跟在陳廷敬後面,往藩庫取銀子去。

劉景這才把驛丞向保的供詞遞給陳廷敬,說:“老爺,您快看看,還有驚天大案。”

陳廷敬接過供詞,果然過目大驚。原來吳三桂兵敗之後,留下白銀三千多萬兩、糧食五千多萬斤、草料一千多萬捆,都被王繼文隱瞞了。向保原是王繼文的書童,跟了他二十多年。向保不過粗通文墨,官場裡頭無法安插,就讓他做了個驛丞。向保做驛丞只是掩人耳目,他實是替王繼文看管著吳三桂留下的錢糧。每次需要協餉,銀子就從藩庫裡挪用,糧草就由向保暗中湊上,這事連楊文啟都不知道。吳三桂留下的那些錢糧,王繼文最初捨不得報告朝廷,後來卻是不敢讓朝廷知道。

闞禎兆恍然大悟,說:“這下我就明白了!唉!我真是個瞎子呀!王繼文就在我眼皮底下玩把戲,我竟然沒看見!”

陳廷敬吩咐馬明:“速去請一請王繼文大人,畢竟是雲南藩庫,我不能說開就開啊!”

到了藩庫,等了老半日,王繼文乘轎來了,下轎便道:“欽差大人,這麼大的事情,您得事先同我商量一下。”

陳廷敬笑道:“我這不正是請您過來商量嗎?”

卻有商家喊道:“我們取回自家銀子,還有什麼需要商量的!”

王繼文軟中帶硬道:“假如造成騷亂,官銀被哄搶了,可不是我的責任。”

向玉鼎道:“放心吧,制臺大人,我們只要自家的銀子!”

藩庫開始發還銀子,商家們都喊陳廷敬青天大老爺。陳廷敬頻頻還禮,王繼文卻是急得火燒火燎。忽然,又聽得陳廷敬漫不經心地說:“制臺大人,我已查明,吳三桂曾留下鉅額銀子、糧食跟草料,都不知哪裡去了。”

王繼文頓時臉色鐵青,兩眼發黑,說不出話來。

陳廷敬卻不溫不火,道:“制臺大人,隨我進京面聖吧!”

回到驛館,劉景把玻璃象棋拿了出來。陳廷敬問是怎麼找到的,大家都笑而不答。

終於大順說了:“老爺,我才知道,玻璃象棋本來就沒有丟!”

原來劉景他們看出向保不尋常,卻又無從下手,就故意拿丟失玻璃象棋去唬他。陳廷敬聽了哭笑不得,道:“今後查案子,可不許先給別人栽贓啊!下不為例。”

劉景應了,卻仍是笑。陳廷敬便問:“笑什麼呀?是否還有事瞞著我?”

劉景笑道:“老爺,這都是珍少奶奶的主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