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清相國.> 四十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十九

錢市總算平穩了,皇上仍是放心不下,怕有反覆。近兩年錢市一波三折,弄得朝廷疲於應付。這日晌午,皇上來到南書房,進門就問寶泉局近日是否有事。不等陳廷敬開口,高士奇搶著說話:“啟奏皇上,臣等接了戶部一個摺子,寶泉局告急,倉庫裡快沒銅了,錢廠眼看著要停爐。原是十三關辦銅不力,而陳廷敬又下令不準收購民間銅料、銅器,寶泉局難以為繼。”

皇上便問陳廷敬:“為何弄成這個局面?”

陳廷敬道:“臣等剛才正在商議票擬,原想奏請皇上:一、今後各關辦銅,不管塊銅、舊銅、銅器,只要是好銅,都解送入庫;二、令天下產銅地方聽民開採,給百姓以實惠,給官員以獎勵。”

高士奇道:“皇上,陳廷敬起初禁止收購塊銅,只令收購銅器,後來連銅器都不準收了。這會兒他又說塊銅、舊銅、銅器都可收購。朝令夕改,反覆無常,百姓無所適從,朝廷威嚴何在?”

徐乾學等也都自有主張,紛紛上奏。幾個人正爭執不下,明珠道:“想必陳廷敬自有考慮。但開採銅礦一事,因地方官衙加稅太重,百姓不堪重負,早已成為弊政!”

皇上想陳廷敬能把錢法理順,此時必定自有想法,便道:“廷敬,朕想聽你說說。”

陳廷敬道:“啟奏皇上,收購銅料一事,此一時彼一時。起初錢重,奸商毀錢有利可圖,所以禁止收購銅塊;奸商既然可以毀錢鑄成銅塊,同樣可以毀錢造作舊銅器,因此舊銅器也不能收購;臣曾故意鼓勵收購舊銅器,為的是查出奸商蘇如齋。現在錢價已經平穩,奸商毀銅無利可圖,只要是好銅,寶泉局都可收購!”

皇上點頭道:“廷敬有道理!”

陳廷敬又道:“但民間舊銅畢竟有限,要緊的是開採銅礦,增加銅的儲備。明珠所言,開採銅礦,只是讓地方多了個敲詐百姓的藉口,的確是這回事。因此,臣奏請皇上,取消採銅徵稅,聽任百姓自行開採!”

高士奇馬上反駁:“皇上,陳廷敬這是迂腐之論!取消採銅稅收,會導致朝廷稅銀短少!”

陳廷敬不急不躁,緩緩道來:“啟奏皇上,按理說,採銅稅徵得多,銅就應該採得多。但各地解送入庫的銅並不見增加,原因在哪裡呢?因為稅收太重,採銅不合算,百姓並沒有採銅。官府卻不管你百姓是否採銅,銅稅照收,其實是壓榨百姓。”

皇上擊掌道:“朕以為廷敬說到點子上了。廷敬,你說下去。”

陳廷敬說:“更何況,天下有銅十分,雲南佔去八九。取消採銅稅,只對雲南稅收有所影響,對其他各省並無大礙。”

皇上再次擊掌道:“既然如此,朕準陳廷敬所奏:一、各關辦銅,不管塊銅、舊銅、銅器,只選好銅解送;二、令天下產銅地方聽民開採,取消採銅稅,地方官員督辦採銅有功者記錄加級,予以獎勵。著明珠、陳廷敬會同九卿會議提出細則。”

明珠同陳廷敬領了旨,皇上又道:“陳廷敬督理錢法十分得力,所奏辦銅之策亦深合朕意。你做事心細,賬也算得很清,朕特簡你做工部尚書。”

陳廷敬誠惶誠恐跪下謝恩,連呼肝腦塗地在所不惜。皇上請陳廷敬起來,又說:“朕知道你平日喜歡個琴棋書畫,今日賜你西洋所進玻璃象棋一副!”

張善德早預備著盤子站在旁邊,馬上遞了過來。陳廷敬接過玻璃象棋,再次跪下謝恩。皇上見臣工們對那玻璃象棋豔羨不已,便道:“各位臣工盡心盡力,朕都很滿意。明珠是朕首輔之臣,自不用多說。陳廷敬的幹才、徐乾學的文才、高士奇的字,朕都十分看重!”

聽了皇上這番話,臣工們都跪下謝恩。

皇上移駕還宮,時候已是不早,臣工們各自散去。徐乾學今兒當值,夜裡得睡在這兒。高士奇住在禁城,走得晚些。高士奇見沒了人,便道:“徐大人,您做尚書做在前頭,如今陳大人眼看著就要到您前面去了啊!”

徐乾學道:“高大人這是哪裡的話?陳大人人品才學,有口皆碑,得到皇上恩寵,應是自然。按輩分算,我還是陳大人的後學哪!”

高士奇道:“徐大人生就是做宰相的人,肚量大得很啊!今兒皇上一個個兒說了,我只會寫幾個字,您徐大人好歹還有一筆好文章,人家陳大人可是幹才啊!俗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文章再好,字再好,比不上會幹事的!”

徐乾學道:“得到皇上嘉許,乾學已感激不盡,哪裡想這麼多!”

高士奇道:“我琢磨皇上心思,因為這次督理錢法,陳廷敬在皇上那裡已是重如磐石了!今兒皇上那話,不就是給我們幾個排了位嗎?我只是以監生入博學鴻詞,總被那些讀書人私下裡小瞧,這就是命了。您徐大人呢?堂堂進士出身啊!”

徐乾學便道:“士奇,我們不說這個,不說這個!”

高士奇仍笑著說:“徐大人,這裡沒有別人,士奇只是想同你說幾句體己話。您想陳廷敬文才、幹才都是不錯的,為什麼官兒反而升得慢呀?張英大人、您徐大人,都是陳廷敬後面的進士,尚書卻做在他前頭!”

徐乾學道:“皇上用人,我們做臣子的怎好猜度?”

高士奇笑道:“想您徐大人也是看在眼裡的,只是口風緊。我說呀,就是他陳廷敬不夠朋友,不講義氣!當年因為科考,陳廷敬惹上官司,差點兒要殺頭的,全仗明相國暗中相助,他才保住了性命。可您看他對明相國如何?離心離德!”

徐乾學這幾年可謂扶搖直上,名聲朝野皆知。他事事肯幫陳廷敬,一則因為師生之誼,一則因為自己位置反正已高高在上。今兒聽皇上說到幾位大臣,倒是把陳廷敬的名字擺在前邊兒,徐乾學心裡頗不自在。只是他不像高士奇那樣沉不住氣,凡事儘可能放在心裡。如今高士奇左說右說,他也忍不住了,笑道:“待哪日陳大人做到首輔大臣,我們都聽他的吧。”

高士奇聽出徐乾學說的是氣話,知道火候夠了,便不再多說,客氣幾句告辭回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