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趙葵言辭強勢但是其實趙葵現在很弱,石斌怎麼能放過這個機會?立刻提議任命向士璧為河西四郡安撫使兼。稍稍想了想後又加了一條:賽張飛為安撫副使。二人仍兼任兩關統領。
那些支援石斌的官員自然也都紛紛附議,趙葵知道即使反對也沒有意義只好閉嘴。向士璧和賽張飛則再次升官,成了河西安撫使和安撫副使。
“趙大人一心為國是好的,但是你不能隨意誣陷人。”商定好任職後,石斌知道趙葵心有不甘,只好再次提醒道,“我石斌尊你為前輩,你也不能如此隨意誣陷。而且請你尊重朝廷的旨意。”
沒多久朝會就過了,石斌卻並未在朝會上提出讓趙葵致仕的建議,因為他感覺不太合適,畢竟不能欺人太甚。
在回府的路上石斌被王驛給李韶給攔了下來,對於二人在朝堂之上很聰明的率眾支援自己石斌非常高興,因為他看對了人。
“大人,下官和王大人有一些想法想和大人說。”李韶小心翼翼的說道。
“李大人,你為何如此緊張?有話就說,你應該知道,我從來不會因言治罪。”石斌笑道。
石斌的確不會因言治罪,但是李韶還是想了很久才開口道:“大人,你覺得趙葵怎麼樣?”
“趙葵?是一個忠臣、能臣。只不過太麻煩。”
“請問大人有沒有想過消除這個麻煩?”李韶問道。
從李韶的眼神、臉色和語氣中,石斌知道李韶並不會要害趙葵,應該就是想將他擠走,省得總是跳出來惹麻煩。
這豈不正好合了石斌心中的打算?心中自然欣喜異常,可惜不能表現得太過,故而石斌只能嘆口氣道:“誰說不想,但他是多年的宰輔,即使現在被貶為樞密副使仍舊有很高威望。豈能說貶謫就貶謫?若是那樣,恐怕要起不少波瀾。”
“大人,下官和王大人前來就是來獻計的。”李韶說道。
一聽二人是來獻計,石斌頓時來了精神,示意他們快快說出。
沒想到他們也是看中了趙葵年過七旬這個短板,表示可以讓趙葵多批閱一些公文,待他受不了後自然就會選擇致仕。
心中感覺讓一個七十多的老人處於高強度的勞動下太殘酷,所以石斌並未立刻同意,只是緊鎖眉頭默不做聲。也明白這辦法很卑鄙,王驛和李韶二人也不敢做聲,只是站在一旁當侍衛。
“不好,趙葵畢竟太老,壓力過大可能直接就一命嗚呼,這樣的話恐怕得不償失。”石斌過了一段時間後說道,“還有沒有其它辦法,再想一想。”
“大人,下官忽然又想到了一個辦法。批閱公文都是官員辦,但是具體辦事的則是那些小吏,若是那些小吏不實心辦事官員豈不是會非常麻煩?”王驛有些狡猾的笑道。
不實心辦事?這話讓石斌精神一震。確實,趙葵一日要處理的公務有一兩百件,當然不可能事必躬親。如果他手下小吏敷衍了事,那他趙葵可就麻煩了。很快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會很難在臨安立足。
“王大人的這個辦法不錯,雖然趙葵會很著急,但是以他的身體絕對只能坐著乾著急,關鍵是不會累出病。”石斌十分贊成的說道。
定下這麼一個策略後,交給趙葵公文的速度變得慢了,趙葵手下小吏辦事的速度也慢了。這樣兩邊相加,趙葵一天批閱的公文由原來的兩百件銳減到不足一百二十件,越來越多的公務被堆積起來,其他官員的抱怨也越來越多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石斌要擠走趙葵,要他在年評不合格,最後名正言順的將其貶謫,不再能掣肘石斌。
這樣的小伎倆趙葵也很快就看了出來,但趙葵這次卻並未去找石斌理論,因為在他看來再理論也無用,不如干脆聯合同路人做好手中工作。必須說還是有人支援趙葵的,所以趙葵的情況又好了一段時間。只不過石斌一方勢力太大,很快就讓趙葵等人的情況再次變得危急,快舉步維艱了。
如此持續了一個多月,但情況繼續惡化。趙葵畢竟死黨不多,當官是來謀富貴不是來樹敵,更沒人願意得罪煞神石斌,原先的支持者接連離開趙葵,選擇了隔岸觀火。
這樣持續了大半年,到了開慶三年底(1261)官員評審,毫無意外,趙葵被評了個下上。按照大宋的律法他被貶出臨安去當永州知州。不堪受辱的趙葵則請求致仕,理宗自然不肯。理宗可不敢以一己之力對抗石斌,但是無論他如何請求趙葵留下,趙葵還是致仕歸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