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能讓土土哈久等,發現理宗一個人想問題想得出神,趙葵咳嗽了兩聲後,說道:“皇上,請問你對土土哈大人、石斌大人和我三人想法的態度。”
笑了笑後,理宗說道:“對對對,土土哈大人你認為趙葵和石斌的想法如何?”
“皇帝陛下,土土哈認為趙葵大人和石斌大人的要求都太苛刻,河西走廊非常重要誰都知道。所以我不能同意他們的要求。土土哈可以現在就請我家大汗歸還蘭州一帶,在戰後歸還嘉峪關以東的大片土地。但是嘉峪關以西還得是我大元的疆土。”
對於土土哈的這個提議理宗感覺也可以接受,幫阿里不哥打上一仗就能得到半個河西走廊,收回嘉峪關,西北就有了屏障,就再也不用時刻擔心元人和吐蕃入侵了。
看到理宗喜上眉梢,趙葵立刻說道:“皇上,請三思。”
見到趙葵和石斌的反應,理宗明白趙葵是不滿意元人只歸還一半河西走廊,並且還只歸還到嘉峪關,連玉門關都沒還回來。於是理宗也佯裝為難,表示這個方案不太合適,還得好好商議。
這個情況是土土哈不願意看到的,他不得不將目光轉向石斌,示意石斌幫忙說上兩句話。怎奈石斌視若無睹,只是一臉微笑的坐著。此時土土哈才意識到自己被石斌給耍了。因為石斌肯定早就預料到有趙葵在就不可能允許元人只還一半的河
西走廊,而石斌之所以同意條件不過是不想當惡人而已,讓趙葵去當那惡人。
但土土哈也沒辦法,因為石斌只答應不做絆腳石並未答應幫忙說服趙葵和理宗,所以他不算是言而無信。
“皇帝陛下,河西走廊早就是我元人的疆土,你們幫我們大汗牽制忽必烈幾萬兵馬就能得到嘉峪關以東的大片土地難道還不夠嗎?”
理宗不是一個善於談判的人,被土土哈這麼一問就沒了話說。
當然不能就這麼被土土哈給說服,趙葵立刻開口道:“土土哈大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何況土土哈大人說河西走廊早就是你元人疆土這就是個大笑話。漢唐以來,河西走廊都是我漢人疆土。自唐末起河西走廊一直為党項人佔據,什麼時候成你元人的疆土?至今還有党項的貴族在各地抵抗你們元人的統治。”
趙葵的話句句屬實,元人至今都沒把西夏的殘餘抵抗勢力徹底剿滅。如今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內戰,党項人抵抗更加劇烈,河西走廊已經有些失控了。
既然說不過趙葵,土土哈只能選擇妥協,於是又提出了一個辦法:宋朝派出六萬軍隊幫阿里不哥抵抗忽必烈,戰後還玉門關以東的土地給宋朝。但是這次的條件不只是襲擾忽必烈而是要與之正面作戰。
這個條件其實也能接受,僅僅四萬兵馬的確難有大作用,自保都有些勉強,而只有嘉峪關也不夠抵禦敵人的進攻。若是有六萬兵馬,再由一員大將領兵,即使失敗也不會有大損失。但是以此換回玉門關以東就划得來。因為玉門關一旦到手,西北就有兩道屏障,情況會要好得多。
“六萬兵馬···正面作戰···玉門關以東···”趙葵與理宗不約而同的沉吟道。
過了一會兒,趙葵笑道:“這個條件也可以接受,但還是不夠好。西北是一馬平川,我大宋多為步兵,與忽必烈的人馬交戰會非常吃虧,傷亡肯定不小。所以即使阿里不哥大汗同意歸還玉門關以東,我們的六萬人馬也不會主動攻擊忽必烈,只能保證在和忽必烈作戰時不輕易撤退。”
雖然土土哈也還有些城府和智慧,但他還是鬥不過趙葵這樣的老人精,最終無奈表示接受趙葵的方案。不過土土哈也提出自己的一個條件:要求沿河制置使王三領兵出征,否則一切都要再談。
巴不得王三離開沿河制置使這一重要崗位,而王三又是石斌手下的大將,他領兵可以大大增強取勝的機率,理宗和趙葵立刻同意了土土哈的條件。只不過還沒高興起來,石斌便表示要由他來決定誰接替王三的位子,否則就不允許王三交出沿河制置使的大權。
感覺到石斌那明顯沒有任何商量的態度,這時二人才想起來石斌才是大宋的實際統治者,於是只好表示同意由石斌決定由誰來接替王三。
為了表現出自己對皇帝的一些尊重,石斌還是滿臉微笑的表示了謝意。並說道:“皇上,臣以為荊湖兩路安撫使李超可以擔當沿河制置使這一重任。而荊湖兩路安撫使的職權由李曾伯暫代即可。”
知道沒得商量,理宗和趙葵也不再多說,直接表示同意。
算是商議出了個大宋和阿里不哥兩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雖然過程並不讓人感到痛快,但為了可能得到的利益,在戰爭結束之前雙方都會盡力支援,不用擔心互相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