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是汪立信在試探自己,希望自己快點離開下的一個委婉的逐客令。不過石斌都沒達到目的又怎麼會離開呢?故而直接忽視汪立信的這個問題,笑著開口道:“汪大人,你是治理地方的能臣,石某都想拜你為師了。”
拜自己為師?汪立信一聽石斌的話立刻感覺不可思議,下意識的警惕起來,因為他的直覺告訴他,石斌要出么蛾子。
“石大人這是什麼話,你難道就不是能臣?堂堂沿河制置使不是能臣?”汪立信笑著問道。
“石某當然還有些能力,但將你我二人在治理地方上的能力一比,石某就如同螢火比皓月了。”石斌‘苦笑’道。
這話聽得倒是讓汪立信舒服得緊,但是他還是心中忐忑,不知道石斌到底是什麼意思。只有一點很清楚,石斌在表達他的善意,而自己卻
不能全部接受。
“請問石大人,你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汪某怎麼聽不明白?若只是誇讚,汪某多謝了,但我還有事情要辦,恕不奉陪。”汪立信想抽身,於是對石斌下了逐客令。
“汪大人,石某說的是真心話。我的確還有些能力,但如今管了北邊幾千裡邊防,立刻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故而今日前來不光是想請教一下
如何提高閱讀能力,再有就是想請教一下如何提高治理地方的能力。”石斌認認真真的說道。
這個理由讓汪立信感覺很真實,因為他知道石斌的地盤上真正負責治理地方的不是他石斌,而是石斌的幾個兄弟——王三、李超、易俊和李旭。這些話也讓汪立信感覺很舒服,因為他隱隱的感覺自己在一方面比石斌要強。
“石大人謬讚了,但這種治理地方的能力汪某覺得無法教,我也是一步步摸索出來的。”汪立信苦著臉說道。
“難道汪大人就沒讀過類似治理國家或者地方的書籍?”石斌問道,“還是讀過了卻忘了已經讀過,再或者是汪大人根本無心教我?”
“石大人你這是什麼話,什麼叫‘根本無心教你’?”汪立信聽後立刻發怒。
意識到說錯了話石斌連連道歉,表示請汪立信不要計較。想了想之後,汪立信決定不計較這小事,還是思索起來。
沒多久汪立信就開口道:“石大人,汪某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資治通鑑》這一部書?”
如何會沒聽說過《資治通鑑》?石斌聽別人誇這部書都聽得耳朵裡起繭了。如今汪立信也提起這部書足見此書的價值。於是告訴汪立信自己聽說過這部書但是沒看過。
“若是石大人真的想學習治理地方那去讀讀《資治通鑑》,想必會給大人不小的啟發。”汪立信笑道。
也有些遺憾汪立信怎麼不說點《鬼谷子》、《世說新語》或者《春秋左傳》裡的內容?自己也好賣弄點。
知道汪立信這是真心幫自己,石斌心中十分感激,若不是還留著些理智差點就將真實的打算給說了出來。為了讓心中舒坦些,石斌又一個勁的自我安慰‘問這些問題不算欺騙,都是實話實說。怪只怪宋廷不仁不義。若是汪立信他日投奔,自己對他好些就是了。’
“汪大人真是博覽群書、學富五車。石某欲投桃報李,請問汪大人喜歡些什麼?”石斌笑問道。
可不敢接受石斌的回報,汪立信立刻表示自己沒有什麼特殊的愛好,只求百姓多福。
不弄清楚汪立信的愛好石斌是絕不離開,於是石斌開始耍起了無賴,汪立信連下三道逐客令都被石斌這‘二皮臉’給擋了回去。
君子鬥不過小人,汪立信最終無奈的告訴了石斌自己一個愛好:喜歡讀書,各種各樣的書。
石斌聽後心中狂喜,立刻將袖筒之中的《世說新語》、《春秋左傳》和《鬼谷子》遞給了汪立信。
見是三本裝訂精美的名書,汪立信非常高興,也知道石斌這是有備而來。但由於的確幫了石斌,汪立信也就受之無愧,很輕鬆的就收下了。
如此一來,二人關係又和諧不少,石斌心中更是暗喜,彷彿已經看見汪立信投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