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富貴榮華> 番外六 晨曦(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番外六 晨曦(二) (1 / 2)

聽到風流名聲這四個字,陳曦終於忍不住轉過身去,迅疾無倫地掃了那男裝打扮的少女一眼乍一看去他竟是有些不可置信,聽那少女的話語,怎麼也該是一張精明幹練的臉,可此刻這一掃,他卻發覺對方年紀頂多不過十五,臉上還帶著幾分稚氣,身量還未完全長開,但眼睛卻明亮透徹,和那老氣橫秋的狠辣口氣極不相稱見姐弟二人往外走,他只沉思片刻便丟下幾個銅子,也跟著離開了

離開茶攤之後,陳曦走了不多遠,自有兩個隨從護持了上來兩人都是從他冊封皇太孫之前,就跟著他的人,因而他略一思忖便徑直吩咐道:“走吧”

早聽說北監學官都是風骨料峭,因而學風嚴謹,今天從會試榜單上就能看得出來不過看來,那位繩愆廳掌管竹板子打人的監丞大人,必然是有其女必有其父!

帶著兩個隨從離開了貢院街,到拐角處,見起頭在那唬人的小廝正在張望,一見著他就和另外四五條各自橋馬的大漢迎上前,他少不得微微頷首輕輕巧巧躍上了自己的坐騎,他一抖韁繩便沉聲說道:“回去!”

雖不知道這位主兒為什麼今日不去睢陽侯府,但從人更明白他的脾氣,一時沒有一個多言的,紛紛忙不迭地答應了等到把人送到了東安門,眼看著裡頭好些內侍簇擁了上來,今日總算平平安安完成任務的眾人才剛長舒了一口氣陳曦突然回過了頭

“會試榜單雖說已經出了,但你們看著些動靜,有什麼訊息稟報給我”

“是,太子殿下”

等到陳曦漸漸遠去,其中一個嘴快的護衛忍不住嘟囔道:“今科京城裡頭又沒什麼出名人物要應試,太子爺為什麼非得出去和人擠了看榜還看了這麼久?甚至還讓我們留心舉子們的動靜?”

“太子爺的心思,哪是咱們這些尋常人猜得著的?”

和從前太宗皇帝和當今皇帝住的時候相比,如今的東宮就顯得寬敞多了陳曦尚未成婚,素來都住在春和殿西暖閣中,後院麗正殿大多數時候幾乎都空著而他的乳母嶽媽媽和幾個保母早在當年他十一二歲的時候,仁孝皇后傅氏就都分別賜金遣了出去,眼下身邊就只有幾個跟了多年的宮人內侍而已,大多是三十開外,只有兩個比他大上三四歲的心腹內侍即便是這些按理該時時隨侍在側的人,當他進書房的時候,也沒有一個人能跟進去

陳曦因從小練武而體格英偉這一點像祖父;但一進書房卻不喜外人打攪,這一點又像父親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和祖父父親都不一樣

祖父當年封趙王,年紀輕輕娶妻後就藩北地,橫刀立馬戰場殺敵,麾下漸漸帶出了一大批精兵強將;而父親留質京城多年,儘管人稱書呆子,可也和淄王等等皇族子弟情分非同一般可他從小養在坤寧宮,後來和弟弟妹妹倒還親近可年紀最相仿的陳皎也比他小兩歲,更不要說其他兩個弟弟了可以說,他生活的圈子裡就一直都沒有同齡人至於那幾個他自己挑選進來的伴讀,在他面前也是戰戰兢兢,完全說不上話

這隱隱約約的一絲寂寥的感覺,在他坐在書桌後頭之際,就被陳曦趕出了腦海拿過書桌一側的那一摞各式奏本和題本他又把紙筆都備在了手邊,隨著一本本專心致志地看了下來,在另一邊的紙上,他已經記下了好些人名官職,以及各色提要

這將近三年中他沒有離開過京城,也自然不會再有監國的機會,但父親總會定期篩選出一大批奏本送到他這裡,讓他把看過之後的批閱意見另行具折呈遞上去這猶如功課似的做了這麼久,久而久之,他這眼界自然和從前不同,而看著父親從即位之初的放宮女免欠賦招流民墾荒田修水利,到此後的整治南北國子監嚴格爵位世襲降等封王嚴格官員考核……林林總總諸多新政,都讓他在嘆其魄力的同時,又不免將心比心

倘若他是父親,會在甫一登基之後就這麼大刀闊斧嗎?

“太子殿下……”

他這一看摺子,就從上午一直看到了下午,連午飯都是草草吃的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門外一個小心翼翼的聲音讓陳曦立時收回了突然不著邊際的思緒他放下了筆,沉聲問道:“進來吧”

等那內侍進了屋來,他方才問道:“什麼事?”

“回稟太子殿下,是外頭一直跟著您的高護衛派人稟報,說是有幾個南監的落榜監生在街上被人打了,順天府和東城兵馬司去過問了才知道是風流罪過據說其中一樁還不是什麼眠花宿柳之類的,而是騙了人家良家女子……”

此話一出,陳曦頓時挑了挑眉江南之地他呆的時間也不算短,對於士子們好詩詞歌賦,好豔妓陪酒歌姬侍唱的風氣也有所耳聞,對於從小被陳越痰汲ご蟮乃來說,他更欣賞秦燕慷慨悲歌的民風,而不太喜歡江南浮華之地的奢靡,如今那些落榜的江南舉子果然如那小丫頭所料,鬧出了這般使人難堪的事情,更讓他打心眼裡贊同祖父和父親力推的遷都之事倘若一直把京城安在南京,不消幾十年,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軍民百姓,那銳氣只怕都消磨光了!

不過,這事兒和那小丫頭有沒有關係?

“知道了,你下去吧”

有了此事在心中,接下來幾日,陳曦少不得再次仔仔細細查問了一番北監人事和監生的情形想著原本任南京右副都御史的胡彥進京而留守南京的武官還有衛國公顧長風這樣的頂尖武將為首,文官卻未得人,他不禁籌謀著是否要向父親進言畢竟,金陵縱使再不好,也是太祖皇帝定都之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