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越久之前遺留下來的刑事案件,蒐集人證、物證的困難越大,由相關人員的口供中獲取有效資訊,或者讓嫌犯主動承認犯罪行為,成了偵破案件的重要辦法。
「你和王乾山離婚後,這麼多年以來,有沒有聯絡過?」
馬弘文的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兒莫名其妙,甚至有點兒八卦。
但張秀文充分領略了馬弘文的精敏強勢,絲毫沒有此感。在她看來,這個毫不起眼的小眼睛矮胖子,就像一個冷酷無情的劊子手,慣會鈍刀子割肉,而且盡挑痛覺神經敏感的地方。
「沒有。」張秀文正襟危坐,言簡意賅。
「王乾山和王元鵝之間,會不會有聯絡?」
「我……不知道。」
「王元鵝徹底斷了你的經濟來源,這事,王乾山會不會知道?」
「我不清楚。」
馬弘文沉思片刻,又問:「王元鵝到底是誰?」
張秀文一時沒聽明白:「什麼?」
「王元鵝的親生父母,到底是誰?」
張秀文十分錯愕:「不是我公公婆婆麼?」
馬弘文又陷入沉默。從張秀文的表現來看,她應當不知道王元鵝同王文輝夫婦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馬弘文突然話鋒又轉:「我剛才提及紅色連衣裙,你為什麼要主動向我說明,李倩喜歡穿紅裙?」
「這有什麼問題?那個小三,一直讓我記憶猶新。你提起紅裙,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
張秀文的回答仍然無可挑剔。
「可我僅是問你對王元鵝的看法,你為什麼要將王乾山也牽扯進來?」
張秀文毫不掩飾地一翻白眼:「警察同志,您是不是太多疑了?他們是兩兄弟,您問我對王元鵝的看法,我立即聯想到王乾山,然後將他們拿出來作對比,這有什麼不正常?」
馬弘文敢於懷疑一切,並且具備縝密細緻的邏輯分析和推理能力,但這樣的秉性和能力猶如一把雙刃劍,讓他在偵破案件上猶如神助的同時,也讓他在很多時候顯得「疑神疑鬼」。
張秀文一語中的,無意間說對了這麼一個事實。她不知道的是,背後很多爛嘴巴給馬弘文起了個外號叫「馬多疑」。
馬弘文的多疑,延伸到家庭生活上就成了「猜疑」。別的夫妻間的猜疑,多半是源於自身不自信、自卑,多是一種心理疾病。馬弘文卻純粹是「職業病」時刻發作使然。
由於一心撲在工作上,馬弘文結婚生子較晚。四十出頭時,兒子才三四歲。
一天,兒子無意間問了一句:「為什麼爸爸媽媽都是單眼皮,我是雙眼皮?」
馬弘文隨口敷衍幾句,很快就反應過來:
如果父母雙方都是單眼皮,則孩子一般也應該是單眼皮。但也事無絕對,從生物學來講,還存在隔代遺傳、隱性遺傳的可能性。因此,都是單眼皮的夫妻,也有可能生出雙眼皮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