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廳內,杜少清看著面前的皇帝和楊妃,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皇后走了,留下這兩人什麼意思?莫非今天的事情跟楊妃有關嗎?他們是來看病的?但是看楊妃的氣色似乎沒病呀。
李二倒是沒跟女婿繞彎,直接開口道:“今日朕來是有件事想拜託給你,你能在半年內讓承乾改變這麼大,可見本事不俗,朕想把小六李愔交給你帶一帶,這孩子太過胡鬧頑皮,換了多少老師都是無用,朕看你在這方面有一套,不知道你覺得怎麼樣?”
明白了,怪不得呢,六皇子李愔,原先的梁王,貞觀十年改封的蜀王,也就改封不久,這小子不過十四歲,年歲不大卻風評極差,杜少清雖然進駐長安時間不長,但早已經有所耳聞。
而這位楊妃就是李愔的生母,今天跟著來就不奇怪了,值得一提的是,楊妃所生的長子卻是三皇子李恪,而李恪卻是百姓口裡極為稱讚的皇子,連皇帝李二都直說,李恪最像自己,誰又能想到李恪會有一個不成器的胞弟?
李二的話差點讓杜少清笑出聲來,什麼叫我有一套?乾脆直說我擅長整治熊孩子算了。
雖說開口的是自己老丈人,但是皇家的事情不好管,杜少清也不願招惹這個麻煩,所以搖了搖頭推辭道:“岳父誤會了,小婿何德何能?哪有本事教育皇子?之前太子的事情是皇后壓著給扔到了山裡小鎮自學的,根本不是我教的。
可是據說六皇子李愔年紀尚幼,難道也要效仿太子?扔到外面吃苦歷練?”
嗯?李二虎目一瞪,沒想到這小子滑頭,竟然會拒絕自己,正要發火,旁邊的楊妃開口了,“少清,常聽皇后姐姐誇你大才,不僅胸有韜略,而且育人有術,恪兒也說你是個有本事的人。
你是麗質的夫婿,不是外人,李愔是麗質的弟弟,就讓他跟著自己姐夫學習一段時間,耳濡目染之中也會有所進益的,如果連你都無法,那愔兒可怎麼辦呀?就算我求你了,一定要幫幫他。”
楊妃說的聲淚俱下,可見一個母親為兒子真是操碎了心,可是杜少清也不願帶著一個累贅,那麼多老師都管不住的熊孩子,如果跟著自己,再欺負了自己女兒怎麼辦?
所以思忖再三,杜少清還是搖頭不要,“小婿本人尚且還在需要學習的時候,哪能做他人的老師?這萬萬不可。”
“如果你把愔兒教育好了,朕封你為太子少師!”李二盯著杜少清沉聲道,這個表情似乎在說,朕已經給足你面子了,識趣的趕快答應下來。
可是杜少清卻不怕這個,說得好聽,再高的官位又怎麼樣?不還是給你李家打工?教好了是這回事,教不好呢?
就在這時,會客廳外面傳來了杜少清三叔的喊聲:“大郎,快些出來,你看誰來了?”
嗯?李二眉頭一皺,心說這家人真不知禮法,有客人在呢,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杜少清卻心頭一喜,站起來說道:“小婿失陪一下。”
可是不等杜少清走出會客廳,杜三叔已經領著一大一小兩個人進來了,杜少清一看,這個大人看著還挺眼熟,只是一時間沒想起來是誰。
那人趕忙對著杜少清見禮:“下官狄知遜,見過杜伯爵,原來您還有客人在,唐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