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孔穎達這老東西反水了?”
長安博陵崔氏府邸裡面,崔氏公子驚呼道。
彙報的小廝小聲提醒道:“公子,不能叫反水,那孔老頭本來也不是幫咱們的。”
崔公子一腳將小廝踹開怒罵道:“老子用你提醒嗎?走,去看看父親怎麼說。”
來到前院,見到了在朝中任職吏部侍郎的崔敦禮,父子二人一見面,不用崔家公子開口,崔敦禮就知道兒子的來意。
“你且回書房去溫書,其餘的事情,為父自會處理,我已經發帖約了另外兩家過來共商對策。”
聽到這個回答,崔公子心中大定,他心想,五姓七望聯手製衡朝廷包攬科舉,根本不可能失手。
也不知道這位崔公子哪裡來的盲目自信,此時他老爹崔敦禮看似平靜,實則內心十分焦灼,這麼多年的交手,五姓七望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杜少清很不好對付。
不多時滎陽鄭氏、隴西李氏兩家都派人來了,為了低調所以沒有將七家邀請完。
三家聚頭談到了杜少清出題的事情,三人有兩人都是皺眉,“孔穎達的反水,局面對我們很不利,他跟虞世南聯手,加上本就跟杜少清交好的顏家顏師古,直接可以鎮住大部分文人的躁動。
恐怕這一次,杜少清出題已經成了定局。”
崔敦禮感慨道:“沒想到區區幾年時間,杜少清就成長到了如此地步,原以為他不過是個商賈,充其量加上一個神醫的虛名,現在竟然連文壇都有了他的一席之地,了不得呀!
諸位,誰都知道杜少清的舉動就代表著陛下的意思,這次如果不能破掉他們的毒計,往後這官場,咱們就難以為繼了。”
隴西李氏之人沉吟片刻開口說道:“無妨,即便是杜少清出題,不是還有幾個輔助出題人嗎?
杜少清初來乍到,絕不敢大肆改動,以防延誤科舉釀成大禍,所以必然要重用有出題經驗的老臣。”
“人家不可能用咱們的人,皇帝一定會指派人幫他的。”崔敦禮提醒道。
“不不,崔兄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是說,不管是誰出題,只要保證他出的跟往年相似就行了,如此一來,我們的兒郎作答必定大大佔優勢,那些鄉野村夫怎麼跟我們爭?
退一萬步講,就算那些野路子有幾分才華答得出來,稽核閱卷的也是我們的人,孰優孰劣,不照樣歸我們說了算嗎?”隴西李氏之人自通道。
嗯……倒是有幾分道理,我們多少代人的苦心經營,哪裡是那麼好打破的?
另外兩人點頭表示贊同,崔敦禮臉色稍好,多了幾分底氣。
滎陽鄭氏之人提醒道:“即便我們能守住底線,可也要防住杜少清突出奇招,此人行事一向不拘一格,總有出人意料的舉動,萬一被他取巧鑽了空子……
畢竟他被任命為了出題人,說不好會不會在試題上動手腳。”
另外兩人一想也是,要說到野路子,杜少清可是其中翹楚。
隴西李氏之人推敲說道:“如果杜少清要在試題上做手腳,那他會出什麼題?醫術?算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