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只是漫不經心的考校了幾個背書的問題,狄仁傑過目不忘,短短兩個月時間,幾乎把虞世南書房的藏書都給看了一遍,這些對他來說都是小兒科。
眼看出了好幾題對方都對答如流,孔穎達心說如果一點難度都沒有,還談什麼指點晚輩?於是漸漸增加難度,誰成想還是難不住對方,甚至狄仁傑還有幾分杜少清的風範,對答還能另闢蹊徑,有時候那見解,孔穎達都覺得耳目一新。
作為觀眾的小萱萱不耐煩道:“祭酒爺爺,你這出的都是什麼題呀?不是說指點一下我師兄嘛,你光出這些小孩子的問題,都不用你指點,你連我都難不住。”
“萱萱別說話,打斷了他們二人的思路。”虞世南拉住了萱萱,隨後對孔穎達提醒道:“衝遠,懷英還是有幾分學問的,你可以加大點難度,別把他當小孩子。
這次科考我準備讓他也報名去試試,所以你可以試試往年的考題。”
嗯?這麼小的孩子去參加科考?你是認真的?孔穎達古怪的看了虞世南一眼,但也沒多問,依言問了兩個往年的考題。
狄仁傑依然雲淡風輕的作答,這讓孔穎達刮目相看,知道對方的水平已經夠得著參加科考了。
於是再次加大難度問道:“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次沒等對方問出問題,狄仁傑主動打斷說道:“前輩,此言有失偏頗。”
“嗯?怎麼回事?老夫尚未問出問題,哪裡來的偏頗?”孔穎達不解,但是虞世南卻老神在在沒說話,顯然是領教過的。
小萱萱插言說道:“祭酒爺爺,你不是偏頗,應該說,是你說錯了,爹爹教過這句話,你這樣斷句是不對的。”
孔穎達好奇問道:“哦?那你來說說,杜駙馬是如何跟你們釋疑的?”
小萱萱揹著手認真的答道:“爹爹講過,這句話斷句不同,意思也就不同,所以極其容易引起爭議。
應該念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因為以前沒有標點符號,所以讀法不同解釋不同,您那樣解釋,是曲解孔聖人的本意了。”
嗯???曲解聖人本意?
孔穎達眉頭緊皺,他忽略了什麼叫標點符號,只是在重複唸叨著萱萱解釋的這句話,多年從事教育,他自然聽得出這兩種解釋的區別,於是開始不斷深思,何為正解?
這時狄仁傑打斷了小萱萱說道:“師妹,不能這麼武斷。
師父解釋這句話的時候分明是說,是非曲直因為年深日久已經不可考證了,誰也不知道孔聖人具體什麼想法。
或許是後人斷句錯了,可也有可能並未曲解,真的是聖人覺得百姓愚鈍,無須知之也未可知,所以師父下的定論是此句有爭議,未必就是錯。”
“胡說!”聽到狄仁傑的解釋,孔穎達被打斷了思緒,同時激動的厲聲反駁道:“孔聖人一心教化世人,畢生都投身在教育,怎麼會覺得世人愚昧不可教化呢?
是老夫錯了,不,是我等後輩全都錯了,曲解了聖人真意……”
狄仁傑搖頭說道:“前輩,家師說過,面對爭議,當我們做出選擇的時候,就已經失了偏頗。
因為人們往往會向著自己心中所期望去選,我們選擇的答案,也就只能是我們想要的答案。
是不是孔聖人原話本意,除非回到當年,否則誰也不知道。”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