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兒臣自知才疏學淺資歷不足難當大任,此事萬不敢應下。”
李二眯著眼睛點頭,微微加重語氣道:“是啊輔機,承乾畢竟太年輕了,這事他做不來的,換個人吧。”
這時有人站出來說道:“陛下,論資歷論學識,趙國公都蓋壓旁人,以往也經常主持科舉事宜,臣推薦趙國公長孫無忌。”
“臣等附議!”不少人站了出來。
李二嘴角微不可查的動了一下,隨後笑著點頭說道:“很好,輔機確實是個合適人選。”
這時卻有人站出來反對說道:“陛下,如果論資歷跟學識,臣推薦秘書監虞世南,虞秘監年高德劭,還是當世大儒,由他主持全國學子的考核,最合適不過了。”
嗯??不少人都看向了這位舉薦人,心說這貨莫不是傻子?這時候站出來,不是伸著頭得罪國舅長孫無忌嗎?
可虞世南大儒人望的確足夠,真的有人站出來附和。
接下來太極殿朝會就精彩了,舉薦的一波接一波,不僅有長孫無忌跟虞世南,甚至還有魏徵、許敬宗等等,僅僅一件事,就足以看出這朝局裡面的團團夥夥,雖然共處一座殿上,卻不是鐵板一塊。
半晌之後,議論聲漸漸低了下來,魏徵站了出來:“陛下,老程年邁,體弱多病一日不支一日,恐也難當此任。”
李二看著日漸瘦削的魏徵,有些擔憂的關切說:“愛卿定要保重身體。”
“多謝陛下關心,老臣也有一人要推薦。
記得幾年前杜駙馬用百姓自發募資的方式在各大城池興辦學堂,已經幾年過去了,雖然不知道成效,但為我大唐增加無數識字之才是一定的,此次科考擴大,這些孩子勢必要報名參加。
陛下何不讓杜駙馬來做這個主考官?”
不等李二說話,就有人質疑了,高士廉說道:“魏相,杜駙馬雖然有才,但畢竟參與國事較少,而且太過年輕資歷尚淺,選才可是大事,萬一……”
魏徵不滿道:“年輕?資歷?高尚書此言不覺可笑嗎?
杜駙馬出山這些年來,做下多少大事?挑出任何一樣是你我這般人能做成的?這些事又有哪一件不是國事?這樣一個一心為公之人,你卻說他參與國事甚少?
至於說年輕跟資歷,如果年紀就是資歷的話,那麼當世最有資歷之人應該是神醫孫道長,請他來?”
高士廉氣急爭辯道:“你……
老魏,我不是在跟你抬槓,杜駙馬有能力不假,可科舉這種事他從未參與過,萬一擔不住,這可是耽誤了一屆選才,你能擔待得起?”
魏徵正色道:“有為國辦事之心,又有什麼是辦不成的?我相信杜駙馬,你不相信他是因為不瞭解,不信你問問旁人怎麼看法?
虞老,您覺得杜少清的才識跟資歷能否擔當大任?”
虞世南搖頭道:“少清是老夫門生,這個問題老夫該避嫌的,還是請陛下決斷吧。”
李二笑道:“有道是舉賢不避親,愛卿是天下文宗之首,科舉的事你有足夠的發言權,當暢所欲言。”
虞世南恭敬的給李二行禮,隨後朗聲說道:“論人品跟能力,我絲毫不懷疑少清,只是正如高尚書所言,少清從未參與過科考,萬一不慎,這個責任誰也擔不起。”
李二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這時李承乾站了出來,“父皇,如果所有臣工都因為怕擔責任而不敢接手任務,那豈不是什麼事都辦不了?
如果朝廷因為怕所用臣工辦錯事而棄之不用,豈不是手下根本無人可用?
有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所以兒臣有個建議或許可以兩全其美。”
“不錯,太子此言不偏不倚,足夠中肯,說說你的建議吧。”李二滿意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