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接過那結果卻沒有去看,反而伸手拉住了杜少清,“賢侄,看你欲言又止的樣子,莫不是看出了什麼問題,在這裡你就不需要藏著掖著了,你叔父我沒那麼小氣。
這是謀國公事,應該暢所欲言,有道是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你若是能找出漏洞幫忙補上,為叔謝你還來不及呢,也免得因為咱們一時謀劃疏漏,導致後世兒孫遭罪。”
聽完房玄齡這番話,杜少清肅然起敬,正了正衣服恭敬的給房玄齡行禮道:“房叔父胸襟,小侄佩服!
倒不敢說找出漏洞,實則是有些擔憂。”
“哦?快說,你的眼光一向超人,能讓你擔憂的,定然不尋常。”房玄齡催促道。
杜少清點了點頭正要開口,卻突然覺得眼前一黑,差點栽倒,被房玄齡一把抱住。
“太醫、快傳……”李二還沒喊完,杜少清清醒過來,“不用,餓得,讓我吃點東西就好了。”
“快、吃的,拿吃的!”
眾人鬨然大笑,能把這位大唐首富餓昏頭,可著實不易。
讓老高將東西直接放在那份立掛著的輿圖旁的地上,杜少清就這麼毫無形象的席地而坐大快朵頤起來。
片刻之後,臉色恢復了一些,回頭看著眾人,杜少清也不好意思直接吃著讓旁人看著,所以讓老高拿過一個指劃用的木棍,就這麼坐在地上指著地圖開始邊吃邊說。
“按照現有的計劃,讓東北胡人之地仿照中原建城發展的策略,建城聚民,發展貿易,開拓農耕。
雖然考慮了東北之地一年有半年都是冬季的氣候,但還是不夠,畢竟從放牧改為農耕,這不是一個短期教人種地這麼簡單的過程,就說地理上,草原荒地變成耕地良田,也都是需要時間開拓轉變的。
而這個轉變過程,不確定因素太多,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杜少清娓娓道來,不少人邊聽邊點頭贊成,房玄齡驚訝道:“這些我都有考慮過,從荒地變為耕地需要差不多三年時間的開荒勤耕,最多不超過五年,只要撐過了最初的這幾年,後面就好辦了。
這種模式在中原已經完全成型,雖說東北寒冷居多,但一年種一季,寒冷的時候用上你發明的火炕,讓百姓脫離遊牧,定居下來不是問題。
畢竟他們遊牧也只是為了生存,能安定的住在一個衣食無憂的樂土,誰也不願顛沛流離。”
杜少清雖然點頭同意這個觀點,但卻還是有自己的看法,“我的擔憂就是,如此大規模的開荒耕種,將草原變為耕地,一來會對中原的畜牧產生影響,畢竟中原地區畜力還在緊缺,需要北方大批次輸送。
其二就是這樣墾荒,過度開墾之下,未來幾十年或者上百年後,會造成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什麼是土地荒漠化?”眾人腦門上一個個浮現出了巨大的問號,這什麼詞彙?古書裡有嗎?誰知道?
看到眾人生疑,杜少清解釋道:“簡單的說,過個上百年之後,因為耕種,當地的土地會慢慢變成沙漠,就是西域那邊少數地方滿地黃沙的情況。”
(ps:大唐時期的西域很是興盛,不像後世那種巨型沙漠,要不然也不可能繁衍出西域三十六國的文明,那個時期的地理上,當地沙漠還是一小塊一小塊的。)
“這不可能吧,你這個說法我不能認同。
其一,誰也不知道百年後的情況,其二,就算是預測,可中原之地被我們祖先耕作了上千年,也沒見過這裡變成沙漠,所以你這說法不對!”魏徵有理有據的站出來反駁說。
杜少清說道:“中原人多地少,百姓一家一戶耕作的土地有限,而且農事多年,知道每年肥地的辦法。
可東北不行,那裡一年只能收穫一季,想要養活人口,就需要種地面積翻倍,日積月累,人口一天天增多,從地廣人稀變成了地廣人多,如果人口密度變得跟中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