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吳王李恪,這天也被從牢裡提出來在大殿上聽判,儘管他不是這次事件的主事人,但因為在他的治下出了這麼大的問題,吳王李恪有失職失監之責,故而責罰他三年俸祿以示懲戒。
這個結果顯然是從輕發落了,讓長孫皇后覺得有種挫敗感,廢了那麼大的周章,不僅沒有絆倒李恪,反而損了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形象,得不償失,可是這件事兄長不是說萬無一失嗎?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是李恪背景太強?還是杜家的無故插手?是陛下手眼通天想保護兒子?又或者是因為李佑的亂入?
皇后思來想去,也沒想出個所以然。
吳王李恪在長安多呆了三天,臨走的時候皇帝召見了他。
“之前有人跟朕建議,說可以將你改封到別的地方以示懲戒,朕給駁回了。”
父子二人對立而坐,一人一杯香茗,李二好像在閒聊天一樣。
李恪內心惶恐,恭敬道:“多謝父親開恩,孩兒一定謹記教訓!”
對面的李二沉默了片刻,點頭說道:“嗯,你的確該牢記教訓,雛鷹早晚要翱翔藍天的。
恪兒,朕內心裡從沒相信過你會謀反,可你知道為什麼朕還是將你關入監牢嗎?”
“父皇是在磨鍊兒臣!”
“不全是。
你要明白,生在皇家,不可能一輩子不接觸權謀算計,朕不能護著你們一輩子,唯有自強才是唯一的自保之道。”李二解釋道。
李恪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恭敬行禮道:“孩兒謹記父皇教誨。”
擺手示意對方坐下,李二接著道:“朕有個想法要你去辦。
江南之地適合再為大唐建造一支強大的海軍,大唐僅有嶺南一家海軍是不行的,朕並非信不過耿國公馮盎的忠心,而是一枝獨秀不如百花爭豔。
大唐幾乎掃遍周邊各國,未來的天下,可能就在海上爭霸了,所以這第二支力量,必須掌控在皇室手中,你可明白?”
李恪沉吟道:“可是孩兒從未接觸過海軍,害怕做不好……”
“江南建造一所造船廠,嶺南派人營建,這件事朕已經交代了,至於組建海軍,遴選將領,軍部會有決議,到時候用什麼人你有挑選權,手下有人,背後有國家的支援,只要用心,不愁辦不好事。”
“那可否讓五妹夫過去幫我?”李恪問道。
李二白了對方一眼,笑罵道:“你還真的敢想,那隻懶貓朕都催不動,你還想借走?只要你能說動他跟你走,朕不干涉。”
這個……還是算了吧,李恪有自知之明,估計沒戲。
“將來大唐會有至少四支強大的海軍,一支是新打下來的高句麗那邊,建立在卑沙城。
另一隻準備建立在齊州港口,第三支就是你的江南海軍,第四支就是嶺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