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就是所有人的通病,當我們面臨選擇的時候,往往是被好奇心牽動著,會認為選另一條路是不是就不一樣了?
事實上無論選哪條路,到最後都會後悔留下無盡遐想,要麼是慶幸,要麼是遺憾,人生總是如此。
立政殿裡,李承乾極少見的頂撞母親大聲道:“什麼?三弟中毒險死?
母后,為了一個位置,您真的忍心讓兒子做孤家寡人嗎?
這次是三弟,那下次呢?是不是就是我一奶同胞的四弟?
不管是不是您生的,他們可都管你叫母后的。”
啪!
皇后也是一巴掌抽在兒子臉上。
好傢伙,這次李承乾沒日沒夜趕回來,原來是上趕著挨抽的。
皇后怒罵道:“原來在你心中,母后就是那般狠辣無情之人?
我這麼做為的什麼?還不是為了你這個親生兒子?
我跟隨你父皇半輩子,見過的腥風血雨太多,你不上位,那你早晚會死於非命,我是在替你清理障礙,你明不明白?
到頭來倒好,還落得個埋怨?
別人誰都能說我不對,唯獨你不行,我全都是為你好!”
我……
看著母親委屈的就要掉淚,李承乾再也不忍說重話,哀求道:“那您也不用非得置人於死地呀,他們畢竟是我的親弟弟!”
皇后長嘆一聲:“下毒的事情不是我做的,我沒想害李恪性命,只想逼走他,只要他遠離所有人的視線,那你的位子就無人可以撼動。
即便你現在不是東宮太子,也不是封號王爺,將來這個大唐還是你的。”
“母后是說,另外有一幫人想謀害三弟,從中獲取漁翁之利?可曾查出眉目?”
“長安城中,你父皇手眼通天,這幫人跑不掉的,等著看吧,興許兇手浮出水面的時候,你就不會那麼天真了。”皇后若有深意道。
李承乾恭敬給母親磕了一個頭,算是誠意道歉,然後站起來感嘆道:“母后,孩兒做了十年太子,並非一個不懂朝堂殘酷的天真之人。
只是我想打破這種一代代殘殺的僵局,所以還請母后以後莫要如此了,是非對錯,皆有孩兒一人面對承擔,將來一不遺憾,而不怨懟。”
皇后半是讚賞半是擔憂道:“此路道艱,但願你能得天眷顧,別步了你父皇的後塵,那種痛苦和矛盾,古今只有帝王才有切身體會。”
太子帶回了大捷的訊息,整個長安城都沸騰了,大唐的版圖有增加了大大一塊,而且拿下的還是中原的宿敵高句麗,這下可算是太平了。
這種喜事將長安城這些日子因為吳王李恪帶來的壓抑和沉悶衝散一空,甚至連明天就要到來的大朝會共議,許多人都忘了關注了。
恰恰就是今天,皇帝李二得到了百騎司匯總的密報,下毒的幕後主使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