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南面,一隊大型車馬正在緩緩向北而來,看那車上的旗號寫的是,耿國公,馮。
原來這隊是來自嶺南耿國公馮盎的人馬,馮盎此人武德年間降唐,最初被封越國公,後來改封耿國公,雖然不是大唐嫡系封疆大吏,但這些年來隨著大唐的興盛,馮家乃至嶺南越發對大唐忠心了。
車馬中間一輛大型馬車外面,一個盛裝公子打扮之人正在跟馬車裡面的人聊天。
“父親,往年我們都是臨近年節的時候入長安朝會,為何今年提前了一個月呢?”
馬車裡面傳來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嶺南距離大唐路途遙遠,一路走來快些的兩個月,慢些就要三個月,往年的時候甚至還發生過大雪封路錯過年節朝會的鬧劇。
現在嶺南發展很好,越發穩定了,索性無事,就及早前來,避過大雪。
且今年大唐可是做下不少大事,滅吐蕃、滅高昌,連滅兩國,可以說聲威之勝前所未有,因此今年必須為父親自來面聖。
戴兒,你是我眾多孩子裡面最聰明的一個,為父期望深重,長安多才俊豪傑,此次帶你來長長見識,以後你是要獨當一面的。”
“孩兒不會讓父親失望的。”
原來騎馬的盛裝公子就是馮盎最喜歡的二兒子馮智戴,馬車裡面竟然是馮盎本人。
皇帝李二接到官報,知道了今年嶺南馮盎提前入朝慶賀,也是心情大好。
對這位封疆大吏,李二一直是十分重視的,本想派太子出城親迎,可惜太子去了吐蕃道,幾年內回不來,其他諸子都在外面,想來想去,可能也就剩下四子李泰合適了。
“傳令魏王,明天同輔機、玄齡一起,在長安城南十里迎候耿國公入朝。”李二對身邊人說道。
除了戰時榮歸大軍,恐怕滿大唐能讓大臣迎接的國公,只有馮盎這麼一位了,足見他的榮顯。
可是馮盎為了抓緊入朝,可沒想過擺譜等著人迎接,一路上十分低調,甚至比皇帝李二預料中到的更早,第二天矇矇亮就在城門外等著入城了。
再說魏王李泰,悲劇的他已經被外甥女單練二十多天了,一天早晚兩頓,頓頓不少,躲都躲不開。
剛開始李泰想著閉門謝客或者稱病不出,可面對小萱萱這樣‘蠻’不講理的,根本沒用,魏王府的大門根本攔不住。
後來李泰也看清了,惹不起,那還躲不起嗎?
所以乾脆他就躲在辦公的地方住下,心想這次外甥女找不到,自己就可以休息一下了,至於減肥?那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減肥。
可是躲起來就行了嗎?
當然不行,別說躲在長安城裡,就是李泰連夜逃走遠遁百里之外,那也絕對逃不過小喵喵靈敏的鼻子追蹤。
接下來就悲劇了,原來的魏王李泰只是在自己的王府裡面被一隻猛虎每天追逐到昏厥,現在倒好,小萱萱因為不滿四舅故意偷懶,所以直接命令大貓將人追進長安城裡面。
一早一晚,長安城指不定某一條大街上,就會見到這樣的場景,一隻斑斕猛虎一路追著一個胖胖的身影,在這兩位後面,是一名護衛騎馬抱著萱陽公主跟著。
再然後長安城就傳開了,說是魏王李泰得罪了萱陽公主,被她每天用猛虎追逐兩次做懲罰,當然了,也有知情的傳出說是小公主在幫魏王減肥。
傳言不一而足,但所有人都再次重新整理了對小公主的看法,這也太受寵了吧,連權勢滔天的魏王都被壓著打?陛下親生公主都沒這本事吧。
呵呵,或許這就是民間傳言的隔代親吧。
這天一早,李泰照常天不亮就早早起床,二十多天來,也已經習慣了,明知道躲不掉,還不如大大方方的面對,反正魏王的臉面早就沒了,悲劇都被長安城裡面的百姓傳遍了,不在乎多一天少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