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的來源、汙水的排放、市場物品的供給、乃至於百姓孩子的教育問題,區域內百姓休閒娛樂區,都要有所規劃。”
武照和宇文柘同時搖了搖頭,沒聽懂。
杜少清直接上手,在地圖上用炭筆圈出來,“我是這麼計劃的,每五百戶百姓設定一個小型買賣市場,一個孩子唸書的學堂,一個百姓娛樂聚會的場地,這樣就解決了百姓就近生活的便利。”
宇文柘睜大了眼睛驚訝道:“我沒聽錯吧,你還要建學堂?教百姓的孩子識字?而且還不只一所,看圖上所示,單單長樂之家所在的永平坊就至少三十個學堂,這怎麼可能?
別說你了,就是朝廷恐怕都沒能力一下建造這麼多學堂。”
“以前沒有,不代表以後也沒有,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以後一定會有,還是百姓必須的地方,現在咱們要做的,就是提前給這些百姓的孩子建好入學的地方,這就要你這位建築大師多費心了。
倘若因為你的疏忽,讓學堂容納不下,將來孩子有書沒處讀,就是你的不是了。”杜少清挺直了腰桿保證道。
宇文柘抬頭跟他對視著,嚴肅的追問了一句,“你是認真的?”
“三年之內你可以見到。”
“好,你杜少清能大義凜然做好事,我宇文柘就敢捨命陪君子,剛說的我那一成利先存你手裡,若有疏漏,我分文不取,如數賠給百姓。”
在武照的見證下,這兩人還很有儀式感的擊掌為誓,宇文柘看著杜少清,有些看不懂了,上一刻他還是個貪財的商人,下一刻卻又是個散財為百姓的賢者,到底他做這些為的什麼?
商議好了一切規劃,三人就散去了,武照去敦促傢俱擴大生產,宇文柘則是拿來一張全新的大白宣紙,勾勒設計一個新的永平坊內部規劃圖。
沒過幾天,命名為長樂的建築施工隊,就在永平坊轟轟烈烈的動工了,每天從長安城西門進進出出的運輸隊,很是惹人眼目,全長安都在議論杜駙馬改建長樂之家的事情。
在百姓們看來,杜家這是私人出資辦好事,給一幫流浪者乞丐修建房屋,改善居住環境,也真是捨得。
其人褒貶不一,多數人是敬佩杜家這種胸懷的,但也有人不屑一顧,認為堂堂貴族,整天跟一幫無用的廢人為伍,有錢燒的了,有什麼用?你能養他們一時,還能養他們一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