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自己今天才畢業吧。
魯迅說過,360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規矩。
這個社會沒有舒服的工作。
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什麼。
就拿他寫網文來說,整個起點,能夠不爆發,甚至長期斷更,卻依舊拿下月票總榜第一的,只有一個。
除此之外,想要出成績,唯有爆發。
比如能夠10年如一的日碼1萬5的大神,比如帶動了整個起點更新風氣的大神。
就像他跑外賣,同樣需要勤奮,不勤奮,連底薪都沒有。
所以,在答應系統後,林振東就明白自己要努力。
他不想等將來說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自己面前,而自己沒有珍惜……。
目前來講,林振東覺得自己對於第一個任務應該完成了。
就像程勇一開始說的,他不想當什麼救世主,他只想掙錢。
林振東一開始也只想完成任務。
他不是聖母,也不想當聖母。
可是後來當林振東看得一些群裡的病人逐漸的因為沒錢去世,再看得黃毛寧願把自己的工資花了也想資助幾位老人的時候,林振東心稍稍的顫了一下。
“反正這錢自己也帶不走,就當做善事吧。”
這就是林振東後來的想法。
然後隨著佈局,逐漸的開始把攤子越鋪越大,林振東自己的心情也在悄然轉變。
比如洛嫣的弟弟洛海,他們幾位喜憨兒在做出來蛋糕時的喜悅。
比如黃毛資助的那幾位老奶奶,他們拿到藥時的眼神。
再比如。
算了,不比如了。
從一開始的必須走私印度格列寧是為了完成任務,到後來稍稍有那麼一點想要做的更多一些。
因為轉變是潛移默化的,所以林振東也是並未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