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卻道:“我怎麼感覺張光是想解釋不是他舉報的呢?”
“恩,我聽著也想,會不會他們想著隨便推一個人出來接鍋?”劉思慧輕輕點頭也是覺得有點古怪。
“是嗎?思慧,你也這麼認為的?”
程勇笑呵呵的說道:“我倒覺得也有點古怪。”
“是不是張光舉報的其實不重要,我們本來的目的就是殺雞儆猴,同時也是要牢牢的控制好貨源,讓這些人都不敢輕易的去舉報,那麼就用連坐政策最好。”林振東微微搖頭說道。
是不是張光舉報的?
重要嗎?
根本不重要。
因為才買那麼點印度格列寧,舉報的肯定是這些吃德國格列寧的傢伙,張光也罷,蘇強也好,甚至老李也好,是誰不重要。
林振東只是需要立一個規矩。
一人出事,全群遭殃。
為此,接下來的一天時間,林振東、程勇、劉思慧、呂受益、老劉四人一起研究了一翻如何訂製規矩,至於黃毛就算了,他只需要制行政策。
大致的思路是這樣的。
嚴格控制貨源,每一個人買藥都要嚴格登記,一瓶印度格列寧只能用一個月,那假如買兩瓶,這兩個月就休想再拿藥了。
這樣雖然會麻煩,但是可以確保安全,也可以預防有人混水摸水。
就拿張光來說,一開始張光想法肯定是自己道歉了,如果程勇不賣給他藥,他可以從其它人哪裡拿藥。
但現在不存在了,每一個人的藥都是嚴格控制的。
你怎麼拿藥?
當然,想要絕對的控制貨源僅僅只靠他們幾個是不行的,那麼就需要病友群的群主幫忙了。
想要這些人死心塌地的幫忙,那麼就需要利益了。
一開始病友群的群主買藥是打7折,現在林振東準備換成6折。
除此之外,這些群主負責維持病友群的名單,然後額外再發一份工資。
這一天的時間,林振東都是和眾人一起進行了查缺補漏。
畢竟這是走私,林振東認為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不過有時也需要找專業的人士。
於是晚上的時候林振東約馮林一起吃飯。
依舊在重慶雞公煲。
隨便的點了個鍋,然後馮林笑了起來:“這一次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