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
從雀閣走出來的董璜神清氣爽。
不愧是第一心腹,還是典韋懂他啊。
魅力雀閣,百妍千嬌,總有幾十款適合你。
此間樂,不思虞!
董璜一天一層,日日高升。
在韓國玩了一個多月,過得比在日本當太上皇的麥克阿瑟還要太上皇的韓國太上皇董璜陛下,這才想起自己要回大虞來著。
怎麼沒有人提醒我啊!
我是那種容不下忠言的昏君嗎?
哼!
是時候需要一個槓……諍臣了!
董璜覺得,身為一個明君,身邊總得有幾個諍臣才對;但轉念一想,自己這麼英明神武的人又怎麼可能會犯錯啊?又哪裡需要槓精啊!
你看那糟糠盛世,身邊有槓精嗎?
做完心理建設,董璜終於踏上了大虞的土地。
聽到董璜終於要回來的訊息,最高興的不是大虞君臣,而是壽春的楚王后和小楚王。
聽起來有些弔詭,但現實就是這麼魔幻!
最該與國同休的,反而是最想要投降的。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自然是為了保命啦!
至於說被楚考烈王看中,又與李園有約定的屈允,倒是一個堅定的死守派,然而他早就被城裡叛亂的將領殺死了,死前他還在喃喃勸說:“令尹已經去了秦國,秦國的援軍馬上就要到了,不要放棄啊!”
然而,沒有人理會屈允夢囈一般的說辭。
這些叛亂的將領在殺了屈允後,馬不停蹄,持刀入宮,威逼楚王后和小楚王向虞軍投降。
不怨他們不忠誠,而是經歷楚王戰死、主力盡失、只剩一座孤城的他們,實在是看不到任何希望。
沒有希望才是最可怕的。
此時如果考烈王還活著,或許他們還不會這麼快就叛變,但如今楚考烈王已死,王卒全軍覆沒,只剩下一個年紀輕輕的太后和一個屁事不懂的孩子當大王,他們還守個屁啊!
屈允的確是忠心耿耿守備得法,但是他卻守不住動搖了的人心。
於是,兵變與投降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