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寧說的沒錯,姑蘇確實被高順攻下了。
在大敗守軍精銳之後,董璜軍投石機日夜不輟,三面夾擊,只給城內守軍留下了通往太湖大澤的一條路。
祝融女王、高順、張遼等人更是親臨一下指揮,兀突骨、樂進、甘寧、魏延、李通等全明星陣容的一眾武將,更是身先士卒。
打到最後,高順也帶著娃娃們衝,一直打到自己突破到九階,幾個娃娃升到了八階。
刀槍不入的兀突骨更是直接碾壓局,沒有人是他的一合之敵,一橫掃就是一大片,打到最後,高順、張遼、樂進、甘寧、魏延、李通等人加起來殺的人都沒有他殺得多,展現出了戰陣第一猛將的風采!
毫不客氣的說,兀突骨就是為戰鬥而生的,戰場上的殺傷力,同樣一階的趙雲、許褚都比不了。
董璜軍火力全開,直接把戰爭代行者們幹懵了,他們實力最強的才是九階呀,也沒有軍團技之類的東西。
床弩倒是發揮了作用,但是最高六級城防的床弩也只是打退兀突骨罷了,都打不破他那護體罡氣下的面板。
這仗還怎麼打?
絕望之下,眾多戰爭代行者決定棄城而逃。
他們的盟約規定就是少數服從多數,胥友裕這個不能帶領大家走向勝利的盟主自然也不能夠阻止。
最終戰爭代行者們集體決定棄城而逃。
哪怕他們知道城外有陷阱也是如此。
逃,還有一線生機;不逃,必死無疑!
他們也算聰明,讓下屬穿上他們的衣服,他們則偽裝成普通計程車兵,並且臨走前還在城裡放了一把火。
但是董璜軍一開始就沒想過要放過他們。
董璜軍很準確的拿捏了戰爭代行者的心理,知道他們都不可能死守城池玉石俱焚,所以早就埋伏好了騎兵和水軍。
他們在城裡,想要擊敗還有些困難;但是一出城,董璜軍的騎兵立馬教他們做人。
好運的幾個戰爭代行者進了太湖、震澤,但那也是死路一條。因為董襲、陳武在就帶著水軍埋伏在那裡,輕鬆的拿捏了他們。
姑蘇終於被攻下。
因為這座城池現在是姑蘇城加九個城市的結合,董璜最終親自跑過來一趟,將東都放在了這裡。
雖然如此一來東都並沒有升級,但是卻成功融合了九座代行者城市,面積也急劇擴大。唯一可惜的是,因為那場大火,損失有點大,但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姑蘇太守,董璜交給了小姜維,治理的隊伍都是現成的。
上個世界,董璜各種洗腦培養,得到了一萬多文官,雖然因為洗腦加流水線式的培養,讓他們的個人能力可能並不是特別突出,但是有著治理經驗的他們,基本都能夠治理一縣之地。
換言之,董璜終於不再像初入三國或者初入宋遼金夏時那樣,嚴重缺少基層治理人才了。
現在的董璜,打下哪裡,就可以輕鬆治理到哪裡。
這就是積累的好處。
其實其他戰爭代行者也差不多,只要不是太差,洗腦也能夠洗出幾十上百的自然人了,多的甚至能夠上千;他們或許成不了英雄,甚至成不了侍從,但成為精英自然人兵種或者成為治理一縣之地的人才,還是問題不大的。
空間安排那麼長的任務期限,可不是讓戰爭代行者玩兒的。
人才才是最寶貴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