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帶著親衛隊回到了總督府,剛坐下來就得處理公務。
現在他已經是一國之主了,雖然民政交給了周粥,但人事安排,軍務,大的方向把握,外交,以及對內,對外的情報工作,還有百官的監督委派,還得他拍板。
隆武南明立國,稱之為南明國,魯監國南明立國稱之為魯國,而就在半個月前,遠在緬甸的永曆也傳檄天下,永曆南明改為大明國,也建立了一個國家。
受著這一波建國風潮的影響,一個星期前,察哈爾蒙古也宣佈建立察哈爾汗國,蘇尼特自稱汗王,而和他合作的察歹爾被封為大臺吉,地位相當於是宰相或者明朝的總兵,還比總兵大一些的武將領,相當於是華夏軍的總督軍銜的國防部長。
清朝也建立了清國,更遠的地方就不知道了,反正這個風潮正在大明土地上蔓延開來,成為一種時尚。
儘管張強沒有公開讓禮部宣佈華夏軍建國,但外面各方勢力,各個已經建立的國家都稱華夏軍為華夏國。
張亮,這個隆武朱聿健的太監領,大太監,現在是華夏軍的外交部長,歸張強管理,也歸周粥排程,自從出使永曆南明的馮雙禮部,現在馮雙禮已經倒戈到了隆武南明的南明國,又再次出使南明國。
處理一些先前簽訂的條約的執行情況。
經過一個半月的活動,終於把那一方面料理完畢,回來向張強彙報工作。
兩個人對面而坐,一張八仙桌,兩壺茉莉花茶,一邊談論著事情,一邊喝茶。
不算張亮的太監身份,張亮就是一個英俊的官員,一個能員,隆武南明的事情被他料理的相當出色。
提供武器裝備,反正那些都是繳獲的武器裝備,使用過以後,大都有缺口或者光色不亮,或者雖然沒有使用過,但華夏軍士兵也不會使用那些裝備,就連華夏軍一些新佔領的土地上的村衛隊使用的都是華夏軍兵工廠裡面出來的一些劣等品冷兵器。
這些劣等品冷兵器都是殘次品,丟掉可惜,回爐的話成本又高,就交給了村衛隊使用,丟掉或者被敵人繳獲也沒有什麼心疼的,這些雖然是劣等品,可也比明軍現在使用的兵器新,好,質量過硬,和敵人對砍的時候,要是你的力量不如別人,只會把兵器磕飛,而不會馬上損壞兵器,連刃子都不帶卷的。
而民兵使用的武器則是原先生產的主力部隊淘汰下來的武器,雖然舊了一點,但質量絕對好。
守備隊使用的則是新生產出來的兵器,經過改良以後,相當鋒利和好用,主力部隊的正規軍士兵使用的和他們相同。
這些提供給南明的繳獲自清軍的武器裝備都被張亮賣了個好價錢,換回了相當多的金銀。
換回了不少的貨物,生絲,鐵礦石,茶葉,瓷器,鹽等華夏軍必須的東西,等於是白菜價批了回來,華夏軍只要倒手一次就能賺回三倍的利潤。
有力的增加了華夏軍的財政收入。
這些足夠補充兩個州,也就是福建和江西,這兩個新建的華夏軍的州府的初期開支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