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出聲道:“因為我猜不透司馬懿。”
“他是魏國之中,我最看不懂的人,按道理說他要是想得一世富貴,那乾脆趁早投降晉國,是最好的選擇。”
“若其要登上權力的巔峰,那應該早就自立門戶了,何必還護著魏國這艘破船?”
蔣欽說道:“也許其想要效仿何進,進而控制朝堂?”
陸遜搖頭道:“想要控制朝堂,就要利用國君力量,干涉後宮朝政,他哪一點符合了?”
“所以我才看不通他想要幹什麼,但我總覺得他會再次出白帝城,畢竟從金牛道和諸葛丞相的大軍相抗,是沒有任何勝算的。”
蔣欽想了想,說道:“我聽說先前時候,魏國有法正黃權來投奔漢南,兩人在魏國官員中地位也是不低,也許他們更瞭解司馬懿,不如向他們問問?”
陸遜聽了,點頭道:“這倒是個好主意,我也不好直接接觸他們,只能讓我夫人入宮,和漢南國主帶個話了。”
當日劉氏便進宮去拜見劉禪,劉禪親自迎了出來,對劉氏道:“小弟思念阿姐得緊,父皇去世,小弟只餘阿姐和阿母兩位親人,若是我能夠和阿姐常常見面相伴,那該有多好啊。”
劉氏也是頗為感傷,“說來我和阿父在徐州失散時,你還在阿母肚子裡,一生下來我們就姐弟分別,直到近日才得以相見。”
“阿姐知道你也有自己的立場,阿父的基業,已經成了你的一副重擔,走到什麼地步,以後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劉禪聽了,心道徐丞相教給自己的話,怕是沒用了,劉氏明顯聽出了自己暗示的弦外之音,從而拒絕鼓動陸遜投靠漢南了。
但他還是不死心,咬牙道:“阿姐,阿父的基業,小弟一人實難支撐,若將來漢南被攻滅,小弟寧願將人頭交給阿姐,免得便宜了外人。”
劉氏搖頭道:“小弟放心,陛下不會做這種事情的,晉國的國號是承漢,難道小弟還看不出來嗎?”
“說來陛下和阿父之間的關係極為複雜,不是簡單一言兩語就能說清,但不可否認,當初阿父是受了陛下不少幫助的。”
“連阿姐的性命,都是陛下救出來的,所以我身為劉氏女郎,自然要知恩圖報,竭力緩和兩國關係。”
“但我若背棄晉國,被天下人指摘也就罷了,要是讓全天下的人藉此說我劉氏不義,更會影響阿父身後聲名,不是嗎?”
劉禪聽了,苦笑道:“真是被阿姐都看得明明白白啊,這是姐夫和阿姐提前吩咐的吧?”
劉氏出聲道:“你姐夫才志遠大,很早便揚名天下,但關鍵還是陛下慧眼識人之能。”
“當初他年少時候,陛下就頂著巨大的非議,讓其破格帶兵,他也沒有辜負陛下期望,從而一戰成名。”
“小弟,你沒見過陛下,很少有事情能瞞得住他,他比所有人看的清楚,看的更加長遠,也比所有人都難對付。”
“不說先父了,曹操如何,孫權如何,袁術如何,公孫瓚又如何,不還是敗在了陛下手裡?”
“我不會置喙小弟志向,但凡事要量力而行,不然會讓漢南萬劫不復啊。”
劉禪聽了,頹然道:“那怎麼辦?”
“難道阿父的遺志,我就這麼放下,那我將來怎麼在九泉之下面對阿父?”
劉氏出聲道:“小弟你少得志,有自己想法,覺得可以改變這個天下,這其實沒有錯。”
“這樣也好,嘗試過後,才知深淺,只要小弟不做出極端行為,我想陛下也不會為難小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