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定睛看時,見到發話的人卻是楊修。
有些人暗自發笑,心道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這是憋不住,又跳出來表現了?
而且在場這麼多老人沒說話,輪得到你一個小小主簿表現?
上次妄自揣測曹操心思,還沒給你教訓嗎?
當即有人出聲道:“如今鄴城乃是中原第一緊要處,即使將所有兵力投入冀州,都不嫌多,這時候還分兵,豈不是讓晉軍各個擊破?”
面對質疑,楊修正色道:“非也,兵法雲,一奇一正之謂道,奇正不測之謂神,堂堂正正對戰固然是王道,但兵無常勢,善用惑敵之策,也有助於取得最後的勝利。”
“我想問諸位,相較於明公,兇虎的長處在於何處?”
眾人多有不屑,心道就會賣關子,用得著你來考較我們?
誰不知道你心思,萬一我們說錯,你便會在明公面前諷刺打壓我們吧?
有這種想法的,多是潁川系士人,蓋因世子爭奪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雙方都在明爭暗鬥,互相拆臺,楊修作為明牌支援曹植的主力,如今丟擲一個意義不明的問題,自然會讓對立支援曹丕的官員們心生警惕。
而且這個問題絕對是有坑的,兇虎高於曹操的地方,真若說了出來,難道不會惹曹操不高興嗎?
所以楊修這話問出來後,將堂上的人說也不是,不說也尷尬,場面馬上僵住了。
當即有人冷哼道:“明公乃是天下雄才,小小兇虎,豈能比之?”
“楊主簿妄自菲薄,非議主公,該當何罪?”
眾人定睛一看,見發話的乃是杜襲。
杜襲是潁川是潁川四大名士之一,濟陰太守杜根的孫子,也是潁川派的得力干將。
平心而論,楊修平時為什麼敢那麼跳,是因為楊家和袁氏一樣同為四世三公,甚至三公比袁氏還多一個,在漢末這種極為看重家世背景的時代,楊修作為曹植派的喉舌出來說話,別人要其對抗,多少是有些底氣不足的。
潁川派作為應對,弄出來的急先鋒,卻是家世一般的杜襲。
杜家自然不如楊家背景深厚,但杜家有一點很出名,就是杜襲的曾祖和祖父,都以脾氣剛正不阿出名。
這說白了就是脾氣臭,喜歡頂撞人,尤其是杜襲祖父杜根,是個狠人。
他曾公開反對鄧太后攝政被下令當庭仗殺,屍體棄於東門,但杜根沒被當場打死,甦醒過來只得裝死,鄧太后派人來檢查時,杜根一動不動躺了三天,身上創傷化膿,眼眶生了蛆,太后以為他死透了,不再管他,杜根才得以逃脫。
之後鄧氏倒臺,漢安帝昭告天下為杜根平反,才發現杜根沒四,自此杜根名聲大噪,成為不畏強權計程車族楷模。
有了這樣的家族名聲,加上杜襲本身也有才能,所以理所當然被捧為潁川四大名士之一,之後杜襲投靠曹操,便成了潁川派中極為活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