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這次委任的,多是青州冀州地界的官員,先前袁熙並沒有在打下兩地後馬上安排人手,而是暫時保持現狀不變,是為了透過這段時間的考察,看官員們是否稱職。
當然這個目的他並沒有說出來,而是藉著養病離開,將考察的任務交給了諸葛亮和屬下的校事府,透過在青州分地的過程中,對官員進行暗中打分。
當然,聰明或者是兢兢業業的官員,對此是做好了準備,一如既往工作,甚至更賣力了,相比之下,也有看不清形勢的官員,覺得袁熙打下地盤,肯定要倚仗他們,所以也有行事越發肆無忌憚,甚至混水摸魚之人。
這些人都被記在了黑名單裡面,和稱職的官員一起,透過諸葛亮報給了袁熙,所以袁熙對當前的兩州官員情況瞭如指掌,當下一邊在詔書上蓋印,一邊對任命的官員說著嘉勉的話。
當然,也有例外。
當堂下官員們正等著自己任命的時候,某位青州的縣令上去,迎接他的確不是任書,而是一道鐐銬。
他驚慌失措地大喊道:“使君,是不是搞錯了?”
侍衛在他腿彎一踢,讓他當場跪倒在地,諸葛亮卻是從懷中拿出了一份罪狀,宣讀起來。
罪名很清楚,此人在青州分地時候,膽大妄為,私藏糧食,並謊報數目,囤積居奇,高價買賣,同時以給袁熙上貢為名,搜刮縣中富戶的貴重財貨,數目巨大,罪不容誅。
那人驚惶失措,在地上拼命叩頭道:“使君,這些東西確實是小人所得,但都是為了獻給使君的啊!”
“使君若是不信,可去小人家中搜查,除了少許糧食,小人分文未動啊!”
諸葛亮喝道:“你還有臉抵賴!”
“你是不是在倒賣糧食!”
那人分辯幾句,袁熙站起身來,向前走了幾步,到那人身前,居高臨下道:“你知道我生平最恨的是什麼嗎?”
“我當年在北新城捱過餓,知道吃不飽飯的滋味,所以最是痛恨中飽私囊的人。”
“你口口聲聲說這是獻給我的,你可知道糧食本就是經我之手去救濟災民的?”
“誰給你的膽子!”
那人臉色蒼白,磕頭如搗蒜,一旁的田豫趁機上前,拿出另外一份證據,指認此人先前在袁譚麾下,便和曹營勢力不清不楚。
這證據拿出來,在場眾人就知道此人完了,袁熙把手一揮,“查沒家產,梟首示眾,傳示各州!”
那人聽了,當即癱軟在地,侍衛將其拖了出去,不一會便將血淋淋的首級端了上來。
在場眾人無不惴惴,諸葛亮趁機出聲道:“做過類似事情的,現在立刻站出來承認,還能不牽連到家人,否則後果自負。”
這話一出,在場官員這才醒悟今日不僅是來封官的,還是要清算犯事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