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知道自己四友的名聲,其實也就實在荊州士族這個小圈子裡面有些影響,出了荊州,中原和江淮士族能人輩出,誰會在意這個?
但袁熙對自己的態度,卻尤甚於大名鼎鼎的賈詡,尤其是數次稱讚自己的智謀,自己之前做過些什麼事情嗎?
諸葛亮心中一動,難道對方在觀星之中,看到了自己將來能做的事情,才如此招攬自己嗎?
想到這裡,諸葛亮有些高興,又有些失望,高興的事將來的自己,可能會有一番作為,失望的是,對方欣賞的是未來自己可能做的事情,而不是現在自己的才能。
他心中嘆息一聲,向前微微傾著身子,直視袁熙的眼睛,出聲道:“亮向聽聽,使君對如今天下的看法。”
黃月營一聽,便知道正戲來了。
她雖然嫁給諸葛亮不久,但已經是頗為了解諸葛亮額脾氣性格,自己這個夫君確實很有才能,但對於某些事情,似乎有些極其強烈的執著。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能和諸葛亮相談甚歡,意氣相投,對事情看法相同的,將會受到諸葛亮的承認和賞識。
但如果行事做法不被諸葛亮接受的,如曹操張繡賈詡那種人,諸葛亮便會十分牴觸,像這樣的人,想要諸葛亮忠心投靠,是絕對不可能的。
袁熙也是醒覺到了,主公和部下是互相選擇的,但對於武將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問題,只要有人賞識,他們大部分就能為其賣命。
對於貪圖利益計程車族之人來說,這也不是問題,袁熙這邊有足夠好的平臺和好處,他們投靠袁熙,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投靠袁熙計程車族官員並不少。
但諸葛亮此人,是最難搞的那一類。
他需要有人欣賞自己,感受到知遇之恩,才能下定決定出山輔助。
其實郭嘉也是如此,其和袁熙想法並不是太過相投,當日要不是袁熙半強迫地讓其為自己所用,中間又潛移默化的改變了郭嘉不少,只怕其也會像離開袁紹一樣,離開袁熙。
郭嘉這種性格能力都很特別的人是最難搞的,其也不是那種注重功名利祿之人,袁紹他尚且看不起,何況旁人。
這樣的人,要的就是能否和主公心意相同,而眼前的諸葛亮,也是如此。
如今面對袁熙的,便是這麼一場考試。
諸葛亮明面想要問的,便是袁熙對於當今天下的想法,實際上是在問袁熙,到底要走一條什麼樣的路。
如果這個條路和諸葛亮想法背道而馳,只怕其也不會誠心投靠吧?
袁熙想了想,緩緩道:“如果我說是為為了儘早天下太平,為了黎民百姓,似乎是有些太過粉飾自己了。”
“其實我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我想要做的,便是給後人儘可能鋪平道路,將前人有意無意留下的那些坑,儘量填平而已。”
諸葛亮目光一閃,“使君既如此說,是覺得漢制不好?”
袁熙斟酌了下,“漢制承自周禮,大方向上,倒是沒錯的。”
“但其中自漢立朝起,便埋下了不少隱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