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歷史考》記載:
貞觀七年,初夏,杜荷與司徒王珪等人在資本主義萌芽的發端之際,簽署了第一份不平等條約,條約內容主要是割地、賠款兩項,此條約不知所蹤,據傳被杜荷帶去北美大陸的路上,遭遇風浪損壞,但條約簽訂後,杜荷收穫白銀達千兩,土地達500畝之多……這份條約在永寧坊附近簽署,所以被後世史學家稱為《永寧條約》,也是杜荷人生中籤署的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當然,據史學家考證,杜荷一生簽署的不平等條約多達上萬份之多,每一份條約都為他帶來了豐厚的物質財富。因此,杜荷又被當時的人稱為無情的“魔鬼”……
……
次日一早。
在杜荷的安排下,談判雙方,便聚集於大唐傢俱廠寬敞的院子中。
這天先是陰著,灰濛濛的天空,彷彿被稀釋的墨水塗了一遍又一遍。
不一會兒,便下起了小雨。
細如牛毛的雨絲,落在蒼翠的樹葉上,像極了一顆顆珍珠。
傢俱廠的院子中,一共五張長桌,拼成了一張長長的方形大桌。
從江南運來的上等絲綢,足足兩匹才將桌子覆蓋完整。
許多人見了,都暗自想,這杜荷,不愧是長安城的著名紈絝,用上等絲綢來蓋桌子,真是暴殄天物。
桌子的左側,只有一張椅子,杜荷一個人坐在位置上,手中拿著一支簽字筆,飛快地旋轉著,看著對面,眼神中古井不波,完全不像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郎。
而右邊則是坐滿了王珪等人,足足坐了四排,滿滿當當的。
在中間,則是刑部尚書李道宗、兵部尚書侯君集、中書令房玄齡,還有秦瓊和程咬金。
本來杜荷還邀請了身為門下侍中的老爹杜如晦的,杜如晦一聽今天的談判內容,便趕緊避之不及。
這奇怪的場面,莫名地充滿了莊嚴肅穆。
一時間,眾人各懷心思,目光卻都有意無意地盯著杜荷。
王珪等人發現,自打進門的那一刻,一切都被杜荷給安排好了,不知不覺間,他們在氣勢上就落了下方。
秦瓊敲了敲桌子,沉聲說道:“受杜荷委託,今日,我便作為今日談判的主持人。”
說完,他便拿出一張紙來,念道:“今日談判,在場雙方都秉持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友好協商的原則,共促發展的原則,和平共商的原則,互不攻擊的原則,以上簡稱和平談判五項原則,在此基礎上,大家平等協商,力促共贏。”
這奇怪的話語一出,大家都有些懵逼。
不用說,那稿子肯定是杜荷給秦叔寶的。
還別說,在場的好多人一聽,都感覺這和平談判五項原則還挺有道理,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秦瓊咳嗽了兩下,說道:“下面,我介紹一下今天談判雙方,甲方,杜荷,代表的是大唐傢俱廠,乙方,王珪,等,代表儒家。”
孔穎達,裴矩,還有陳叔達三人對視一眼,都有些無奈。
這杜荷竟然用一個“等”字就把他們這一群人給代替了。
秦瓊繼續說道:“今日的公證人,也成為監督和協調人員有:刑部尚書,李道宗李大人,兵部尚書,侯君集,侯大人,中書令,房玄齡房大人,觀察員,左領軍大將軍,程知節程將軍,還有一名記錄人員,乃是大唐傢俱廠旋轉木椅生產負責人,張度。大家歡迎!”
啪啪啪。
杜荷鼓掌。
眾人不明所以,卻還是跟著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