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檉嘴角流露出一抹笑意,秦啊,大秦!
太祖當年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建國稱帝,心懷愧疚,又臨逢天下金甌有缺,四海未靖,不願繼用趙號,怕被詬病,更就勿談於秦了。
不然哪裡來的宋?至少也要用趙才對吧!
秦啊,秦!趙檉邊想邊走下城頭,張憲在旁卻是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王爺這是真的要反了,居然連國號都想好了,竟然是秦!
一想到秦,張憲不由熱血沸騰起來,秦趙本是一脈之事他自然知道,但卻沒想過趙檉居然要用這個秦號!
煌煌大秦,始皇趙政!
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為皇帝,橫掃六國,統一天下。
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廢除分封,代以郡縣,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築靈渠,通水系,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開創大一統。
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被稱為始皇帝,是為千古一帝!
張憲越想越激動,看著趙檉大袖飄飄,下來城池,也不著盔甲,直接上了千里獨行一盞燈。
前面白戰牽著坐騎,軍兵立刻閃出通道,直進中軍而去。
張憲見狀急忙上了坐騎跟上,隨著大軍一起向外,出了會州北城門。
一路之中,探馬斥候幾乎回報不停,杜壆在前鋒掌事,戰報不停往後面中軍傳遞,然後安排斥候休息,重新撒上一波新的出去。
會州城距離鳴沙城有三百多接近四百里,東側幾十裡外便是靜塞軍司邊界,但卻沒什麼城池,只有幾座小鎮,人口稀薄,只夠用做分開兩座軍司的標誌。
大道西側則是山地丘陵,崎嶇起伏,勉強走人,但不好跑馬,光禿禿,少林少木,埋伏不得,也難馭什麼工事,多無太大用處。
軍兵此刻沿著大路中心北上,足足四萬多人,拉開幾條長龍,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盡頭。
兵行並不算快速,直至傍晚時分,也沒有走出百里路,算下來不過五六十里頂多,看著西方胭脂紅的太陽落下,趙檉傳令出去,就左近山地處紮營結寨。
營寨不能立在路間,必須在旁側高處,雖然那些丘陵山地不好紮下,但也沒法,為了安全,就算辛苦也得往上面建造。
因為雖然探馬不停回報西夏軍動向,但是未可全部放心,倘有騎兵大隊走靜塞軍司那邊,再包抄過來,於夜晚衝營,那在這平原之上,卻是大大不妙了。
這不比圍困城池之時,城內出來偷營劫寨。
那種城前營盤都是仔細扎設,柵欄防護齊全,前後又有挖築的種種防禦工事,哪裡好衝,想要偷營要處處小心。
而這種荒野行軍扎設的營寨,都是粗陋簡單,只是休息一夜,第二天大早便要趕路,根本沒法太仔細用心,也沒時間去挖筑前後工事,只派人晚間站崗瞭望,一個不察,敵人騎兵馬快,便可能會奔殺過來。
夜晚平原衝營,又沒什麼工事阻攔,倘對方騎兵戰力出色,那大抵就是縱橫捭闔,來去自如了,很難阻擋防禦住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