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原本的恭王府,現在的攝政王府受到攻擊,禁軍侍衛和瘋狂的百姓展開真刀真槍的大戰。
無數百姓高喊還朝於帝,還地於民,和禁軍廝殺在一起。
同時還有一些支援趙熹的兩府相公宅院,也遭到了猛烈攻擊。
楊志府邸也遭到了進攻,他默默無言,除了讓人緊守之外,就是坐在後堂喝酒,臉上滿是迷茫。
天健十年,五月二十八,午夜,趙檉從碎玉樓出來,回去宮城。
五月三十,趙熹跪在延福殿前長跪不起請罪,趙檉不見。
六月十八,全國各地禁軍終於開動,緩慢地、徐徐地入城下野,插手穩定局勢。
八月十五,事態得到遏制,並沒有進一步惡化。
九月初,駐泊禁軍加速控制各地,平息民憤民怒。
十月底,各處開始逐漸恢復秩序。
直到天健十一年三月,大秦境內各地才有效運轉起來,但治安事件卻頻出不窮。
趙檉在三月初九開大朝會,再次臨朝。
他連下數道旨意:對兩年多的亂事不予追究百姓責任。
對各地官員重新任命。
大開科舉,取士人數翻倍,但改科舉題目,更重實用,取長不取衡。
在京城建皇家觀院,接太上皇回東京,讓其在觀院內修行大道,只接太上皇一人。
趙熹由恭王降為慎節伯,令宗正寺圈禁,看著他每日讀書做學問。
祝秀娘打入冷宮。
對朝堂官員免職的免職,問罪的問罪,其中楊志貶為白身,發配嶺南去種荔枝。
還有一道隱旨,士族覆滅,所有土地全部歸為國有,丈量之後,依當初在大理的改土之法,各地量體裁衣,給百姓均發下去。
但在大理改土之法中,更正了一條,那就是不許買賣,年限到了之後,可改名歸為自己,但不可易主,不可交易。
既然沒有千秋萬代的皇朝,大秦有一天都可能會不在,那就做一朝事好了,至少有秦一朝,將土地繫結在百姓身上,不會失去,不至於最後連飯都吃不上。
天健十三年六月,下午,紫宸殿後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