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亂。
國泰之本在民安,民安根本在土地,土地源頭在官紳士族。
這是根源,但官紳士族可不是單一的只制在土地,還制在牧野之權,制在皇權!
君子澤五代,世家澤千年萬載,比皇朝還要長久。
站在趙檉的角度,無論為了什麼,都必須打碎,打破,打爛。
可能幾十年,幾百年,又會有新的世家出現,但他不管,他只做眼前,久遠的事情非人力能為。
行我事,做我心,解決當下。
沒有不落的皇朝,沒有千秋萬代的帝國,如果未來有一天,子孫不肖,那大秦也將會走向沒落,他還操心那些後世之事幹什麼?
他不是聖人,不幻想做萬世開太平的大事,實際上也做不到,就算是聖人都做不到。
只做當下,能維持多久就多久,只要努力過,做過了就好。
此刻,朝堂開亂,民間開亂,天下大亂。
由小亂,慢慢的大亂,趙檉不同於歷代帝王,他自身加持了太多東西,文壇魁首,士林鰲頭,私訪民間,白龍魚服,豪武任俠,為民出頭,南征北戰,驅除韃虜,開疆拓土,霸絕六合。
無論民間還是江湖,亦或海外遙遠不知處,他的聲望之高已經堪稱前無來者了。
皇帝要造反,要做那個最大的造反頭子,皇帝要打破貪官汙吏,要打碎士族劣紳,皇帝號召全天下的百姓一起動手,給他們撐腰,說所有百姓都是帝兵。
全民皆兵,皇帝的親兵!
除了皇帝的,他們誰都不聽了,什麼里長保正,什麼主簿縣令,什麼知縣知府,亂象盡顯,波浪滾升,大秦境內各地各路州全部亂作一團。
小亂到大亂,大亂到一發不可收拾,從試探到動手,從動手到下重手。
從劣紳到士族,從士族到官衙,從官衙到豪門,從豪門到朝廷……
開始包圍,進而爭鬥,再而以帝衛軍之名,以民之意,歷數罪狀,批判治罪。
帝衛軍是趙檉起的名字,是民軍,一切造反的民軍,都叫帝衛軍。
簡直就如真造反一般,你們有兵器,我們也有,你們有人,我們人更多。
在黃孤的背後指揮下,碎玉樓每個人都負責起一塊地方,將大秦分割成了一百零八塊,每個人都自認帝衛軍一方的統領,直屬皇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個過程其實很艱難,並不容易。
各路禁軍此刻比較安穩,除了少許路府的有蠢蠢欲動之勢,在暗中謀畫著什麼外,剩餘的都在各方大營原地不動,不理地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