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 第326章 黃馬生變,綠柳來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6章 黃馬生變,綠柳來人 (1 / 3)

隔幾日上朝,蔡攸出班啟奏道:“官家,梁山降將,未效功勞,如今兵馬幾萬之眾,城外紮寨,甚為不宜,當早做遣離。”

李邦彥又捧笏道:“微臣以為,陛下可將宋江等所部軍馬,原是官府被陷之將,仍還本處,外路軍兵,各歸原所,其餘人眾,分作五路,山東、河北分調開去,此為上策。”

道君皇帝准奏,言理當如此。

次日,便命殿前司副都指揮使紀仲,直至城外梁山大營,口傳聖旨,令宋江等分開軍馬,各歸原處。

眾頭領聽得,頓時三心二意起來,有的心中不悅,有的則暗暗竊喜。

不悅的自是綠林出身的好漢,竊喜的倒是之前敗陣投降,或逼上梁山的人等。

那些出身綠林的好漢回道:“我等投降朝廷,雖是封了小官,但哪裡有爵品,又無甚麼賞賜,便要將俺弟兄等分遣調開,俺等眾頭領,生死相隨,誓不相舍,端的硬要如此,我們只得再回梁山泊去。”

宋江在前聞言頓時大驚,急忙止住話語,想著此事斷不可著急硬抗,遂將紀仲單獨請去寨內,使了些錢財,商量道:“都是些草莽之人,不懂規矩,還煩乞大人善言回奏。”

紀仲皮笑肉不笑拿了銀子應下,隨後回朝,卻是心中惱恨眾人無禮,哪裡肯隱瞞半點,便把遭遇詳細,添油加醋,全部稟報上去。

道君皇帝聞言驚怒,宣了趙檉、趙楷、高俅,並著樞密院眾官入宮計議。

此刻童貫已經恢復領樞密院事的差遣,思索奏道:“官家,這些匪寇雖降,但賊心不改,唯恐終貽大患,以臣愚意,不若陛下傳旨,將這些賊首賺入城中,擺下酒宴設計,將這些賊首盡數剿除,然後再分散其軍馬,以絕朝廷之患。”

道君皇帝聽罷,微皺眉頭,沉吟不語,這時高俅又道:“官家,臣以為童樞密所言有理,臣隨鄆王去往梁山,觀其眾人每每對朝廷不敬,口出狂言,蔑視朝官,就是對官家亦有不滿,倒不如藉此齊聚之際,一個不留,斬草除根!”

道君皇帝聞言並不說話,雖然心中同意兩人說法,但此番招安卻是他暗中做主,再將功勞給了趙楷,趙楷前往招安此刻尚不足一月,倘若全都殺了,於趙楷於他的名聲十分折損。

梁山並不同於那些只有幾百幾千人的山寨,乃是幾萬之數,就算事情做得隱秘,但這些頭領進來喝酒不見返回,從此消失世間,那幾萬人中就沒誰能猜破其間關節?

到時一傳十、十傳百,怕是用不了多久便會天下皆知。

道君皇帝看向趙楷:“鄆王以為如何?”

趙楷哪裡肯決定此事,他也知殺了最好,可畢竟是他招安來,轉眼就都殺了,總有些說不過去,就算是鳥盡弓藏可也沒有這般快的道理。

便道:“梁山賊多,此事重大,還請官家做主。”

道君皇帝皺眉,可也不好再說什麼,畢竟人乃他召來,讓趙楷決定此事,便是替他背鍋,倒不好相逼。

隨即又看向趙檉道:“秦王怎麼看?”

趙檉心想,為絕後患自然是全殺了才好,就怕你老人家非肯擔此不仁的名頭,否則也不會一副愁眉苦臉。

他想了想,道:“官家,這梁山頭領,既有綠林草寇,又有官軍將領,臣以為朝上李相公說的對,合該各回各處,願意迴歸本位不與這些人繼續摻和的,就放回去,至於願意繼續跟著宋江的,那就讓他跟著便是。”

高俅道:“如此豈不是繼續匯聚?人數怕也不少,恐再生是非。”

童貫也道:“莫非秦王的意思是殺一半留一半?”

趙楷望著道君皇帝道:“官家,臣以為殺一半留一半拖泥帶水,反而不好。”

道君皇帝道:“朕亦這般覺得。”

趙檉道:“未必去殺,不妨把宋江和願意追隨的頭領,一起派了北方對抗田虎就是,不求剿滅,只要牽制即可。”

高俅聞言立刻道:“此事萬萬不能,就算原本的官軍歸位,但梁山怕是剩下也有三五萬之眾,怎能再給宋江如此多人?”

童貫想了想道:“倒也並非難辦,以賊對賊乃是妙計,讓其彼此消耗,一舉兩得,只是……須得讓其有所顧忌,不敢於外作亂才是。”

趙楷臉色有些黑,他征剿田虎大敗,最怕提起此事,眼下趙檉居然想讓梁山去對抗田虎,立即反對道:“官家,那宋江原本是賊,倘若到時懷有二心,與田虎沆瀣一氣,又該如何是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