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雲頂。
彷彿是一片懸浮在崑山之上的空曠平地,晨霧似乳,雲白如紗,揮不走,扯不開,斬不斷,縈繞氤氳,恍惚飄然,給人一種乘雲欲歸的感覺。
只見雲頂上面,旗幟招展,人頭攢動,楚朝君臣正在進行祭天大典,可惜由於楚成君的猝然崩殂,楚朝的領祭人物變成了乾王楚昭乾和卓王楚昭卓。
緊隨乾卓二王身後的是楚氏皇族子弟以及一干楚朝重臣,其中最為引人注意的是汝南王儒林、中山王鐘鼎、九江王蔣佻、廬陵王陸明軒。不過瞧著四位異姓王爺的站位,依稀可以辨出,汝南、中山、九江三王支援的是乾王,而廬陵王支援的是卓王。
等到王若離帶人趕到的時候,這場禮儀莊重的祭天大典已經接近尾聲了。
“離王,你終於來了,朕已經等候多時了。”見到王若離姍姍來遲,沒想到當先迎過來的不是楚朝之人,而是宋帝劉子駿帶著幾名夜行衛,笑臉盈盈,親自接待。
“皇帝屈尊過來相迎,本王真是受寵若驚。”王若離瞧著劉子駿露在臉上,發自真心的愉悅喜色,不由眉頭輕皺,劉子駿向來對自己頗多忌憚,真沒想到還有讓他高高興興過來相迎的這一天?
“離王是我大宋的護朝柱石,朕親身來迎接,也是應當之事。”劉子駿笑容輕快,笑得十分自然。
“皇上所言極是。”旁邊,臨漳王張紹、寶慶王包長天聞聲趕來,“離王,你我同為宋朝臣屬,自該抱團一體,休慼與共。”
“多謝臨漳王、寶慶王相告,本王明白自己身負之責。”王若離回得從容,嘴角微微一揚。
寒暄之際,王若離掃了一眼今日祭天大典的觀禮來客,除了自己這方的宋朝之人,其他主要的勢力當屬東海和齊朝。
東海的金水君李鯉,束身長立,儀態悠閒,見到王若離的看來,微微點了一下頭示意。身後隨者不多,只有海鯊妖王,以及十幾名靈境級別的水妖。
齊朝方面,齊桓君姜小白正襟危坐,不驚不乍,彷彿四周一切與他格格不入。後面隨行的齊朝諸王,則是蘭陵王高叔恭、莒城王鞠護、營丘王邱天雄,至於王若離熟悉的淮陰王田闢疆、即墨王汲岸,
莫非沒來?
“沒想到齊君也來了?”王若離看著楚朝之人望向齊桓君的眼神滿是憤怒,然而,雖然面上咬牙切齒,但卻手頭十分克制,一副對齊桓君想動而又不敢動的樣子。
“既是環東海大會盟,那我齊朝焉有缺席之理?”齊桓君言語淡漠,像是在說著一件極尋常的事情,對於楚朝之人的仇視置若罔聞。
“齊君養心的功夫,真是讓人佩服。”王若離說著,和劉子駿、張紹等人,一起入座。
“既然離王到了,那個什麼勞什子的祭天大典就結束了吧,我們還是談談會盟之事。”齊桓君眉梢一挑,對於楚朝祭天大典的繁瑣禮程似乎格外厭煩,尤其是在如今會盟的發起者楚成君死於非命之際,修為最高的齊桓君儼然成了這次會盟的主持者。
“也好,本王同樣喜歡開門見山。”王若離點了點頭。
隨著齊桓君、王若離相繼開口,各方勢力紛紛議論起來,關於會盟之中的聯合用兵、後勤輜重、商利互市等問題大說特說,可惜各方都是心懷鬼胎,根本沒有誠意,這場會盟亂七八糟地討論了大半時辰,依然沒有半點結果。
“蛇無頭不行。”卓王楚昭卓突然說道,“依本王之見,我們主要推出一位會盟盟主,有了主心骨,何愁事不成?”
“不錯,群龍不能無首。”乾王楚昭乾同樣發聲支援,“只是這個盟主人選……”
“盟主當然是齊桓君了。”楚昭卓直接喊道,“不論齊朝整體實力,還是齊君個人武力,都是會盟之中的佼佼者,齊君當這盟主之位,那是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