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沒有直接去靈光寺那邊,而是先找了一個人最多的茶樓,酒樓雖然說是吃飯的地方也是人最多的地方,可是要想聽一些訊息,還得是茶樓。
畢竟酒樓里人都忙著吃東西,聊天的時候少,去茶樓裡的多是一些閒人,可以聽到不少的訊息。
進了茶樓,依然是找了一個靠邊的位置坐了下來,點了一壺茶和花生瓜子,就坐在那裡靜靜的聽了起來。
現在剛過了飯點兒茶樓里人很多,有的三三兩兩的坐圍一桌坐在大堂,還有一些人坐在樓上的包間。
這個茶樓上午和下午都有說書先生在中間的臺子上說書,現在這個時間正好沒有,還要等一個小時才行。
正好大家都在聊天,以傾妍的耳力都能聽得見。
她讓醜醜也注意著點,看看有沒有他們想聽的訊息。
靈光寺的訊息也有,大多都是說明天要閉門謝客的事兒。
原來這事兒在靈光寺建寺以來的歷史上也是有過的,據說除了修葺的時候會閉寺之外,十年前也有過一次這種祈福,也是說要給這邊的百姓祈福,然後唸了四十九個時辰的經。
聽說祈福後第二年確實風調雨順收成好,後來縣令還想著讓靈光寺每年都做一次法事,不過靈光寺的主持拒絕了,說是隻有他們有感應的時候才會做法事,每年都做未必靈驗。
說這話的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說是他家以前就住在靈光寺山下的村子裡,他娘每到初一十五都會上去上香,就那個月的十五沒有去,所以記憶深刻。
傾妍好奇的看了看他,穿著不像是種莊稼的農人,雖不是綾羅綢緞,也是一身的細棉布,想來應該是在這城裡開鋪子做生意的吧。
年輕的時候住在村子裡頭,後來發達了也不一定。
之後她旁邊那桌新來了三個人,看樣子應該是等人匯合,就點了一壺茶沒有點別的。
坐下後就聽一人小聲的道:“今天晚上要是不下雪的話,咱們明天應該就能趕到平涼城那邊。
要是下雪就麻煩了,白天過不了平涼山,就只能找個地方等一晚上了。
咱們最好提前注意著些官道旁的村鎮,不然臨時找恐怕來不及。”
旁邊一個年輕小夥子問道:“二叔,這是為何,咱們不能直接越過平涼山嗎?”
另一箇中年男子回道:“你是第一次出門不知道,那平涼山晚上是不能上山的,白天沒事,一到晚上只要是上了山就會失蹤,不管是單獨一人還是一整個車隊,都不能倖免,那些失蹤的人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找到,你說兇不兇險。”
年輕小夥子聽的睜大了雙眼,“真的嗎?可那些人既然失蹤了,你們又是如何知道這事的呢?”
傾妍暗自點頭,對啊,她也想知道。
那個被叫二叔的男子道:“這幾年下來,那邊有好幾個車隊都出事了,開始以為是那山上又來了一波山賊,平涼縣令還派縣裡的守軍去探查過,結果一無所獲。
據說當時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把整個平涼山搜了一遍。
其實遠不止那幾個車隊,有許多單獨上山的是沒人發現,畢竟許多過路的人都不是當地人,就算不回去,家人也不知道是在哪裡出的事。
這還是一個平涼縣城裡面的商戶出事了,才被發現的。
那商戶只是來山這邊的鎮子上結賬,本來當天就能回去了,卻怎麼也沒等到人,家裡人就報了官。
官府的人來這邊的鎮子上查了一下,鎮子這邊的人說那人當天就返回去了,而且當時許多人都看見了,所以官府的人就去了平涼山下的村子詢問,那裡的人也確實在差不多的時間看到過一輛車上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