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公公先是詫異,隨即躊躇著開了口:“這......聖上,老奴猜想,這滿朝的文武百官......怕是不會同意。”
慶和帝臉一沉,重重地一拍桌案:“難道他們還敢違抗聖意不成?!”
高公公當即跪了下來:“聖上息怒,聖上保重龍體啊!”
慶和帝緩了緩呼吸,道:“起來吧。”
高公公這才緩緩起身。
慶和帝虛虛地看向房門處,冷笑一聲,道:“朕這明君當的太久,也仁慈的太久了。久到他們估計都忘了,多年前朕是怎麼從眾多兄弟中殺出一條血路,坐上這張龍椅的!”
高公公默不作聲,但他心裡一直都很明白,明君也好,昏君也罷,無論將來是名垂青史,還是遺臭萬年,慶和帝並不在意這些虛名。
他做任何事都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確定是對百姓有利的,這才會開始實施。
只是這麼多年,他所做的所有決定,都符合世人眼中明君的作風,朝中大臣自是不會反對什麼。
而任女子為官,這是古往今來從未有過之事,推行之初必會遭到重重阻礙。
‘願所有百姓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這是慶和帝當年登基之初,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高公公一直伴在他身側,自是知曉這麼些年以來,他一直在兢兢業業地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高問,隨朕微服去鎮國將軍府一趟。”
慶和帝的說話聲拉回了高公公逐漸飄遠的思緒。
高公公抬眼望去,就見慶和帝已然從書案後步出,正往房門處走去。
高公公趕緊快步先慶和帝一步開啟了房門,而後緊跟在他身後去往乾清宮。
......
在殿試的前一日,成功透過會試,能參加殿試的那一百名人員名單貼上在貢院門口的告示處。
錦衣衛辦事效率極高,在公佈參加殿試人員的那一日,他們把那二十名極有可能曾受秦修賞識重用之人調查了個清清楚楚。
不得不說謝瑾瀾聰慧過人,觀察入微。這二十個人,竟全與秦修有瓜葛,無一例外!
這些人,慶和帝打算殿試之後,若是當真是個人才,就讓他在合適的位置上發光發熱,但上頭一定要有壓他一頭的上官。若是平平無奇的,就無需特殊安排,就讓他當個無官無職的進士。
殿試那一日,陳清被欽點為榜眼,與狀元探花二人一同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