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瑾瀾失笑:“難道在娘子眼裡,我這個紈絝之首,就只會吃喝玩樂嗎?”
阮葉蓁小聲嘟囔:“自然不是。但從萬松書院眾位夫子的反應看來,你就不像個飽讀詩書的。”
謝瑾瀾雖是聽不清她說了些什麼,但從她的神態中倒也能猜出個十之八九,不由解釋道:
“聖上任命我為此次科舉的主考官,起因是已經倒臺的秦太尉秦修。而秦修之所以落得如今這般下場,乃是因為已被褫奪封號的蔣昭儀曾對他有恩......”
十年前,還是光祿寺主簿的秦修因沒有靠山,光祿寺那些吃力不討好的事,經常都是落到他頭上的。
一次,因為上官的疏忽,導致宮中極重要的宴會有一環節出了差錯。上官拒不承認,直接把黑鍋扣到了秦修的頭上。
當時的秦修人微言輕,就算是平日裡與他關係不錯的官員,也因著不敢得罪上官而沒有為他辯解什麼。
眼看著他就要因此而被罷職降罪,還是那次宴會的主人公蔣昭儀出面,他才能夠將功折罪,保住仕途。
......
阮葉蓁瞭解了前因後果之後,不由斂眉沉思了起來。
謝瑾瀾見此,也不打擾,任由她一個人靜靜地思考著這其中的關聯。
因三公之間必須相互制約,故而這三公除了公事之外,必須沒有私交。而今這三公之間,不僅沒有任何的私交,更是互相看不順眼。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三公乃是百官之首,不少的官員,以及那些想要出人頭地的讀書人,皆會明裡或者暗裡的巴結討好他們。
太尉乃是三公之一,故而在秦修倒臺之前,巴結討好他的人定是不在少數。
而秦修能為了報答一己之恩,徇私枉法,包庇殘害了那麼多無辜百姓的蔣應宇。
那麼巴結討好他的人當中,能得他賞識重用的,與他必然是一丘之貉。
這樣的人,必定不能重用。
若是在朝的官員中有秦修的人,那麼依錦衣衛的能力,只要想查,耗費些時日,定能查出。
但若是那些個讀書人,透過各種七彎八拐的關係與秦修扯上關係,這若是查起來,有如大海撈針。
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科舉找出那些人。
若是當真有那個能力透過會試參與殿試的,可依據不同的能力,適當的安排官職。但這樣的人,只適合做事,不適合掌權。
如若此次科舉的目的是為此的話,那謝瑾瀾倒是個合適的人選。
自當初及笄後離魂至今,她跟在謝瑾瀾身旁見他破過四起案子。每一起,他皆是觀察入微,能發現常人所察覺不到的異常,感官十分之敏銳。
......
見阮葉蓁的神色從疑惑不解逐漸轉變至恍然大悟,謝瑾瀾眼中的欣賞之意逐漸顯露。
同時他也暗中給了自己一個肯定:他所看中的姑娘,就是與一般姑娘不一樣。不愧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