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院上墳> 第四百零八章 無類 (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零八章 無類 (壬) (2 / 2)

張醫生推辭不過,就伏在了黑衣人的背上,可哪裡想到,黑衣人竟然騰空而起,帶著張醫生足足飛了半個時辰,到了一座風景秀美的山中。那座山的山頂像被斧削一般,非常平整,上面有一座小小的道觀。而道觀四面都是懸崖峭壁,也不知當年修廟的人是如何攀上來,那些建廟的磚石又是怎麼運上來的。

道觀看上去很有些年頭兒,裡面有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兩人不但談醫論藥,還聊了不少經史子集,奇聞異事,談得投緣,張醫生就在道觀中多住了幾日。後來又是那兩個黑衣人帶著他,騰空而起,一路疾馳,送回了村旁。

聽了張醫生的說法,大家都是驚訝異常,認為張醫生一定是遇上了神仙,也是因為他積善行德,那神仙才在他最危險的時候,派人來幫他脫離險境。

之後的一個月中,張醫生又三次在夜裡,被黑衣人揹著去了山上見那老道士,每次都會住上個一兩天。有一次小童還親眼看到了黑衣人揹著張醫生騰空而去,次數多了,大家也都見怪不怪。

常嗣庭聽到了這件事驚訝異常,直接僱了車輛,拉著告訴他這件事的朋友,跑到小孤山去拜訪張醫生。可惜那一次張醫生去附近的村寨救助病人,一般這一去就是一兩個月未必回返,常嗣庭撲了個空。雖有些遺憾,但常嗣庭還是從村中鄉鄰口中,印證了這個故事。

這件事有證人、有證言,最為關鍵的是張醫生這人天性淡泊,沒有一點的功力之心,又是六十多歲的人了,完全沒有必要透過沽名釣譽的手段,籠絡人心。那麼黑衣人帶走張醫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真的只是為了讓張醫生見一下那個傳說中的得道高人?

常嗣庭在怏怏中即將離開小孤山時,從村民口中無意又聽到了一件事。與其說張醫生這一次是外出治病救人,倒不如說是去尋找病人。好像自從那次奇遇之後,張醫生就把自己關在小院中,似乎在配製某種方劑,又請村人幫他尋了幾味特殊的藥材,這其中便有麻醉使用的曼陀羅花和從來不曾入過藥的幾種毒蘑菇。

張醫生是村裡人心目中神醫,雖覺得這幾樣東西有些奇怪,但並沒有人質疑,只是盡力將藥材準備齊全。那些日子裡,張醫生的小院裡充斥著一種奇怪的味道,像是什麼東西腐爛了,又像是放久了的大漆被雨泡了,總之,人一聞到,就有些暈眩的感覺,之後腹腔裡便如翻江倒海般的難受,天知道,那些天,院裡的張醫生是怎麼熬出來的。

張醫生配好藥劑之後,就告訴鄉鄰,自己要找一些對症的病人,來檢驗藥的效果,可能要多去些時日,這才帶著童子匆匆離開了村子。

村裡人自然又開始說,一定是張醫生遇到了那老神仙,從老神仙那裡得到的藥方,也許就是傳說中起死回生的方子,提到這些,眼中滿是興奮和期待。

常嗣庭之後從臨安返回了江陵。這一次的臨安之行,讓他覺得所謂御風而行並不足以令人相信,有這本領為何不能大大方方的在白天施展出來,像古時的列子一般?一定要用如此隱秘的方式,而且要找那些吃齋信佛而且目渾耳濁的老人?這種行事做法更像是在盛唐一代風行的幻術,只是也有一點令常嗣庭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是幻術,那麼施法之人一定有其目的,要麼是餬口謀生的手段,要麼就是借幻術設局行騙,當然還有藉助幻術博取聲名,進入身居高位者的府幕的。

可常嗣庭始終搞不懂,那黑衣人的行事到底是為了什麼?有時,他甚至在想,那老神仙可能並沒有傳授給張醫生什麼,而是張醫生從裡面看出了些門道,他畢竟對藥性藥理、特殊氣味非常的敏感,他也在懷疑這事情的真實性,在透過自己配製藥劑,還原當時發生的狀況?

可惜,這一切無法在張醫生那裡得到驗證,但常嗣庭想到了一個驗證的辦法,那就是去一趟四川路的眉州,看一看臨安老漢所說的那座東來寺是否真實存在。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