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院上墳> 第三百八十二章 蜃海 (續十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二章 蜃海 (續十三) (1 / 2)

巨大的浪牆已經在船頭一海里的前方,我似乎可以感覺到激濺而起的水霧彌散開來。科考船開始劇烈的上下襬動,我和煥生只有緊緊扒住欄杆才能勉強站穩身形。即便如此的險境,煥生所說的“死亡號角”依舊縈繞在我心頭,揮之不去。

煥生忍著眩暈,幾乎是半倚在船艙壁上,一邊不停用手抹著滿臉的海水,一邊給我簡單講了講“死亡號角”的來歷。

“死亡號角”的說法來自於蠻荒時期的歐洲,它與宗教有著密切的關聯,簡而言之就是天譴的前兆。在基督教中,又被稱為末日號角,足以想象它的威力。在巨大的戰亂,突發的地震、火山爆發和海嘯之前,天空中經常會出現低沉的號角聲。災難愈烈,則號角聲越長。即便到了近代,關於“死亡號角”的記錄依舊比比皆是。

無論是曠日持久的耶路撒冷之戰,還是被稱為上帝之鞭的蒙古西征,包括讓歐洲人口減少了一半的黑死病,以及威蘇威火山吞沒的無數島嶼,都曾出現過死亡號角的悲鳴。沒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出現的,也沒人能預測它會帶來怎樣的災難,同樣,在空前的悲劇後,人們反而忽略了之前曾發出的號角聲。

近現代曾有很多學者專門對死亡號角進行過研究,比如一戰時的索姆河戰役,被後人稱為死亡絞肉機,當年很多老兵都曾聽到過詭異的死亡號角聲,留下了大量詳實的歷史資料。但無論如何研究,關於死亡號角的成因解釋,無非只有三種。

一種是類似地震雲形成原理的地磁說。在重大的地質災難前,地磁往往出現異常,地質運動也會比較活躍,地殼在反覆擠壓中發出了巨大的聲響,好像是號角一般。但這種解釋,套用在火山地震這些自然災害上,還勉強可以,但這又與那些人禍有多大關係呢?

另一種說法被稱之為大氣摩擦說,是指大氣因為比重不同而分成了上上下下的很多層,在特殊的氣象條件下,不同層的大氣發生劇烈磨擦,發生了巨大聲響。而這種強對流天氣,也往往會造成重大的災害。當然這個理論也沒有對人禍有合理的解釋,研究者只有把它歸結為偶然的巧合罷了。

當然還有第三種,就是所謂的天啟說。例如聖經中就曾經記錄過末日號角,認為這是上帝為了懲罰貪慾橫行的人世,派遣七名天使,分別在世界的七個角落,吹響手中的號角,地球便會被各種各樣的災難所毀滅。當然,對於死亡號角的研究者來說,這種說法就是無稽之談。

即便是中國,關於這些詭異的天音地聲,記載也是頗多,雖也歸於異象,但不知是不是因為天人合一的思想根固,古人倒不完全把它歸為災難的前兆,更多當做上天的警示,甚至還有人將這聲音當作龍吟之聲,認為是難得的吉兆。

煥生對死亡號角沒有做過專門的研究,這些不過是他從一些科學雜誌上當做奇聞趣事來看的,真正面對這攝人的場景,也是心下茫然。但無論如何,我相信在場的所有人,都和曾經經歷過類似場景的古人一樣,一方面充滿對自然的敬畏,另一方面,內心又惴惴不安,等著什麼樣的鉅變降臨。

死亡號角的聲音時起時伏,大約持續了五分鐘之久後,海面忽然沉寂下來,連翻滾的巨浪都小了很多,我和煥生猛地發現,船艙中的燈光閃爍了幾下,亮了起來。難道是電力恢復了?我們匆匆回到實驗中心。

進到實驗中心艙門,我們才發現所有人已經忙碌起來,大部分的電腦和儀器重新啟動,發出一片滴滴答答的聲音。

蔣船長站在實驗中心正中,焦躁的向魏智華嚷著,“沒必要開的裝置全部關掉,照明、空調也關了,大家省著用吧,這點兒電維持不了多久。”

聽了他的話,我和煥生相顧苦笑,看來蔣船長還是屈從了魏智華的意見,我們已經開始用全船人的性命進行一場豪賭。

曹隊此時站在落地船艙玻璃前,舉著望遠鏡,一動不動的眺望著越來越近的紫霧,在他周圍,是研究人員嘈雜的報告聲。

“蔣船長,動力系統恢復,航向293,船速十節。”

“魏處,雷達系統恢復,補給船還在293,應該是靜止不動的。”

“魏處,蒼龍號聯絡恢復,蒼龍號裝置正常,是否下達返航指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