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院上墳> 第二百五十三章 戲魂 (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三章 戲魂 (甲) (1 / 2)

我和京劇名角兒胡安北並不熟識,雖然偶爾去戲園子聽上一出,但對京劇其實是門外漢,更不會像那些票友一樣,以認識那些名角兒為榮,和他認識,純屬巧合。

胡安北是北京城的京劇大家,現如今六十歲出頭的年紀,學戲卻有五十五年,登臺表演的經驗也有快五十年了。胡安北入梨園,完全是家傳,他們家三代的銅錘花臉,一代比一代出名。

和他熟識的人都說,胡家人是天生唱花臉的料。身材魁梧,口大面方,嗓音渾厚,不用上妝,不用行頭,只往那兒一站,就有一股子強悍的氣場,不用開嗓,就能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過去。可偏偏胡家三代,一代比一代的好學,一代比一代的入戲,據說胡安北年輕時,祖孫三代在一個大桌上吃飯,絕不會聊閒天,而要用戲裡的對白,邊唱邊吃邊講邊學,那陣子,能去胡家蹭頓飯,絕對夠票友吹上一年的,漲見識,過戲癮啊。

到胡安北這一代,戲班子沒了,他就加入了西京京劇團,成了拿工資的人民藝術家,但無論形式如何,胡安北一直是團裡的臺柱子。

胡安北有家學,但和一般戲劇演員還是有所不同。雖然小時候的生活基本上完全是學戲練嗓,單調而乏味,但他卻主動和父親商量,堅持學業,一直上完了高中。學業與唱戲兩不誤,他十六歲登臺,一個在校高中生,卻沉穩老練,博得好評如潮,胡安北也算是梨園圈兒的第一人。

胡安北進入京劇團之後,好學的特質更是完全顯現,他演出之餘,就偷偷跑去北大蹭課,時間長了,很多教授都以為他真是學校的正式生,他課業又好,對老先生極尊重,以至很多老先生建議學校,讓胡安北當班長,學校這才發現這個胡安北竟然是個來蹭課的,還一蹭已經三年多了。

胡安北的好學勤勉,還是感動了校方,在他交出了一篇出類拔萃的畢業論文之後,破格給了他一個北大進修文憑。而他在古代詩詞,歌賦,戲劇上的天賦,讓他六十年代初時,年僅二十五歲成了北大的外聘課座講師,又是梨園圈兒裡的佳話。

胡安北的學識其實全部用在了自己鍾愛的京劇事業上,求學的經歷,讓他在京劇團的戲劇創新,新戲創作上,展示出超人一籌的能力,到六十年代時,京劇團的新戲基本上都出自他的手筆,他漸漸成了團裡的編劇,劇本,導演兼演員。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如果胡安北只是個演員,一個平時在團裡喝喝茶聊聊天,有自己的角色來點個卯的銅錘花臉,如果胡安北不花那麼大力氣去搞新戲創作,如果團裡的領導沒那麼重視他的創作才能,也許故事會變得平淡無奇,可惜,世事難料,永遠不會有那麼多事後的可能。

胡安北的人生因為他的好學發生巨大的轉變,這裡我賣個關子,先把我和胡安北的相識聊了,他怪得離奇的人生經歷,後面再詳細講。

我和胡安北其實住的很近,只隔了三條衚衕,偶爾也會在早點鋪子碰個照面,頂多眼熟打個招呼而已,並不知彼此的身份。

八五年的夏天,我四十二歲,胡安北應該是四十五歲。

一個搞金石篆刻的朋友彭玉書,帶著胡安北來了我家。彭玉書是我們這片兒的學問家,雖然不是什麼研究員、教授,但他在金石上的造詣,還是遠近聞名。但這個人有點神叨,也許是家裡收的鐘鼎盆盞之類古物多了的原因,最信鬼神,當然,若不是如此,也不會與我相熟。

他帶胡安北來拜訪我,卻是胡安北一再跟他央求的結果。胡安北不知是從哪聽說,我對老北京的掌故,歷史上的一些隱秘故事,各朝的野史傳說非常熟悉,便一直想來聊聊。

胡安北從外貌上看,並不像個做學問的人,衣著很是隨便,倒很像個江湖人士。我那時候還是有點心高氣傲,有點以貌取人,話裡話外多少有點慢待。但胡安北一點沒有不快,反而更是謙遜,但一聊之下,他的見識讓我大大吃了一驚。

他對於中國文化功底之深,是我認識人當中數一數二的,詩書樂畫無一不通,歷史民俗信手拈來,更不必說文化人中的一些趣聞軼事,侃侃而談,引人入勝。我心裡不禁大為奇怪,如此的學識,怎麼會跑到我這裡請教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