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院上墳>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刺青 (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刺青 (辰)

我和曹隊飛馳在從禺山回市裡的公路上。多年的合作,我和曹隊早已心意相通,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看法一致,而是在處理事情上不必言語交流的默契。很多疑問,在胡院長介紹情況時,我們都已經覺察到了,比如王寶成在湯斌文失蹤事情上的無法自圓其說,再比如,湯斌文失蹤之後的反常舉動到底意味著什麼。但我們兩個都選擇沈默於心,就是因為我們都意識到,如果當時我們推測王寶成和湯斌文發生的故事,被影響和誤導的反而是周程以及他即將開始的測試。

我衝曹隊笑了笑,“老規矩,你先說你的推測。”

曹隊也不看我,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方向盤。“湯斌文當時吃不下東西,半夜從床上掉下來摔傷,看起來是偶然事件,後來又都恢復了正常,但為何集中發生在王寶成來看望他之後?所以,湯斌文在意識清楚的時候,也無法正常的和外界溝通,只有採取這樣反常的行為,來引起別人的注意,他是有話要說,只不過,胡院長髮現了,但依舊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所以,這個情況從側面證明了王寶成是後來自殺事件的起因,是最大的嫌疑人。”

我從儀表盤下拿出盒兒煙,開啟,就剩了兩根。點上吸了一口,又遞給曹隊一支。“曹隊,我記得西方機率學裡,有個煙盒難題,是說,我們經常發現,如果有兩個人在場,煙盒裡剩兩根菸的機率遠遠大於其他的數量,同理,周圍有三個人,剩三根菸的機率就會大很多。”

“好像是這樣子,我們管這叫福煙,沒想到,西方人也研究這個?好像只是個巧合的問題?”曹隊深深地吸了一口。

“但這徹徹底底是個偽命題,因為這和人類大腦運算的模式有關係。我們的大腦不是電腦,雖然我們一直說大腦的使用率只有百分之十幾,但再如何開發,人是有情緒的,註定不會像電腦一樣高負荷。我們大腦的運作方式就是一種模糊運算。我們的教育背景、經歷、工作性質決定我們會選擇性的忘記一些事情,又對某些事情非常敏感。所以在某些領域的天才,換個地方就是庸才,看你站在什麼角度看問題了。”

“曹隊,所以,煙盒難題就是人大腦的選擇性記憶問題。你開啟煙盒,裡面剩多少支菸的機率是一樣的,只是,人會對巧合的事件印象深刻,當煙盒裡煙和在場人數相同時,這個場景被大腦潛意識選擇性的記憶了,而其他情況,統統被忽略刪除,所以你會有這樣一個大機率巧合的錯覺。”

“老常,你說的有道理,可我就不明白了,咱們說著說著湯斌文的事,你怎麼又扯到煙盒難題上去了?”

“其實,我覺得我們現在的關注點都在湯斌文和王寶成身上,他們就好像那個煙盒裡的兩根菸,如果翻來覆去就看這兩根,那就會忘了煙盒裡曾經還有的十八根。”回答曹隊時,我一直在想,這世界真的有偶然性嗎?也許偶然只出現在我們自己的大腦中,只是我們大腦看待世界的特殊方法,這樣才能安慰自己,我們不是機器,不是別編造出來的程式,這世界依然有趣,值得繼續。但對於小范這樣天賦異稟的人,他會這樣看嗎?

“你的意思,這還是個窩案?到哪湊齊那十八根啊?你知道周程來之前對我說什麼?堅決不來我們處上班,哪怕兼職也不行,這麼個查案法,案子沒破,人先瘋了。”曹隊呵呵的笑著,也不知他是自嘲,還是拿我開心。

回到局裡,找到技術科的房間,推門進去,小楊趴在桌上已經睡著了,桌子另一邊電視機和錄影機都開著,但螢幕上是一片的雪花。我給曹隊打了個手勢,示意他不要叫醒小楊。自己取過遙控器,把帶子倒了回去,和曹隊坐下來,一起從頭向後看。

錄影帶的開頭,在一個密閉的大房間裡,異常的陰暗,四面連個窗戶都沒有。房間正中,孤零零的放著一個椅子,上面坐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年,身體非常的消瘦,一件明顯不合身的襯衫罩在上面,看上去很不自然。他的雙眼被一條深藍色的毛巾矇住,看不出什麼表情,只是兩手放在腿上,一動不動地坐著。

這時,錄影帶上出現了一條字幕:“中科院,清華大學,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人體遙視功能測試小組,一九七八年十月,吉林省集安縣。”

這盤錄影帶完全沒有聲音,畫面如同靜止了一般,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裡,椅子上的少年一動不動。五分鐘之後,在攝像機的機位後方,走出一個穿藍色制服的人,將一個白色的紙板和一支筆交給了少年。

少年依舊保持著原來的姿勢,只是把紙板放在膝蓋上,左手飛快地在地在紙板上寫了些什麼,寫完後,藍制服將紙板接了過去。

接著攝像機移動到藍制服身邊,鏡頭拉近,紙板上隱約寫著:“TYZ,京滬鐵路,徐州站”的字樣。不一會,房間右側的一個小門開了,有幾個科學家模樣的人走進來,他們其中一個手裡拿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紙板。幾個人圍在一起,比對著兩個紙板,表情上看非常的興奮,還頻頻地點著頭。

很快,這幾個人又退了出去,攝影機回到的原來的機位,畫面又變成了原來的樣子,少年孤零零地坐在房間正中。這時,畫面的下方又出現一行字幕,“07A測試,字母,符號,文字辨別成功。”

之後是一段長達二十多分鐘的靜默,其間,少年可能是腿麻了,從椅子上站起來,圍著椅子轉了一圈,然後又坐了回去,依舊是原來的姿勢,沒有一點的變化。

和之前的一次一樣,藍制服又遞給少年一個白紙板,少年似乎思考了片刻,又在紙板上寫起來,但這一次,他明顯不是在寫字,而是在仔細地描畫著什麼。看來這幅畫非常的複雜,少年畫畫停停,大約十五分鐘才畫完。然後,那幾位科學家再次進來,又是一番的比對,但這一次他們明顯露出了震驚的表情,甚至開始彼此爭執起來。

而坐在椅子上的少年,緩緩拿下了遮在眼前的藍毛巾,也許是攝像機的機位比較遠,看不太清楚這少年的模樣,朦朧中應該是一個高顴骨,眼窩深陷,樣子可以說有些醜陋的孩子。他默默走到幾個科學家中間,重新拿過剛才的白紙板,在上面又簡單畫了兩筆。這一次所有人都楞在了原地,像是見到鬼一般,甚至沒有注意到少年悄悄地離開了房間。

一分鐘後,反應過來的科學家陸續走出畫面,畫面下方,再次出現一行字幕:“08T測試成功,08R測試結果有分歧,等待09A測試結果。”

看這些錄影是一件令人極其厭倦的工作,從畫面上,我很難分清不同測試之間的差別,因為很多測試機位很遠,我完全看不到白紙板上小范到底寫了些什麼。只能大概的猜測,科學家們應該在另一間屋裡,用文字、顏色、物品的擺放,或者人的行為等等,測試小范是否可以在沒有視覺的情況下感知到。後來,他們還在測試小范遙視功能的距離,因為測試的時間越來越長,並非小范慢了,而是科學家們來往傳遞驗證資訊的時間越來越長。

我現在看的錄影,應該是後來被剪輯過的版本,中間有一些測試的序列號中斷了,我估算,小范每天的測試次數超過了八次。在一個封閉環境中,一直做這種枯燥的測試,沒有光線,沒有聲音,沒有交流,甚至可能沒有多少休息的時間,鐵打的神經也會崩潰,我心裡由衷的酸楚,小范就如同一個困在籠中的小白鼠,雖然看不清他的表情,但從他繃緊的身體,無處不透露出絕望。

我無法從錄影上判斷,小范到底經歷了多少天的測試,但錄影從頭到尾,小范換過三次衣服,以我對那個時代,普通人家物質資料豐富程度的瞭解,他是不可能每天換一次衣服的,那麼這次測試至少持續了一週,甚至是更長。我無法想象這是一種怎樣的堅持,但設身處地換成自己,我知道這早已超出了我的承受範圍。

終於,在所謂的“16”編號的測試中,小范突然從椅子上蹦了起來,扯下藍毛巾,將椅子狠狠地向攝像機方向丟了過來,但他明顯的氣力不足,椅子離機位還有一米,已經砸在了地上。他似乎在聲嘶力竭的呼喊,衝向那個房間陰影裡的小門,拼命敲打著,拼命敲打著。而後,一個藍制服的人從後面抱住了他,把他按在了地上。

電視的畫面重新恢復成一片雪花,我和曹隊望著電視,誰也沒有移動,呆坐半晌,曹隊從牙縫裡吐出幾個話:“這是研究嗎?這是測試嗎?比起來我們的看守所真算是紳士執法了。”

曹隊側過臉,屋裡沒有開燈,電視的白光映得他臉色有點猙獰。我拍拍他的肩膀,緩緩的說道,“老曹,這只是小范在集安的測試,蔣承志說小范透過了,而後去了北京,天知道,他在北京遭遇了什麼?我現在明白為什麼湯斌文用了這麼長的時間,才讓小范恢復正常,而小范又為什麼努力隱藏自己的特殊之處。”

(鼓不藏聲,故能有聲,鏡不沒形,故能有形,金石有聲,不動不鳴,管簫有音,不吹無聲。是以聖人內藏,不為物唱,事來而制,物至而應。天行不已,終而復始,故能長久,輪復其所轉,故能致遠,天行一不差,故無過矣。《通玄真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