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評緣於群上的討論,是針對近期比武大會情節的希望,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是要求只是建議,無意挑三撿四抨擊作者,一切為了故事能有更的可能,此致敬禮!
============================================================
寫修仙總少不了鬥法,如何能寫得精彩,不讓人覺得跳過不看也無妨?
是出個奇怪的招用個奇怪的武器有個奇怪的規則?
是對手外貌性格很古怪?
還是鬥智以弱勝強、過程慘烈艱苦結果圓滿?
這些都對,但這只是表現形式,而不是根本。
我覺得不管寫什麼都要圍繞情節中心,有用就詳寫,無用就略寫或不寫。
不要為了優美的描寫而寫,那會給人無進展感,情節蒼白感。
不要為了描述某個與情節走向無關的設定而寫,即使那個設定很奇特,也容易讓人覺得作者在故意而為或這個設定不合常理的詭異彆扭感。
怎樣我才覺得這一場鬥法有必要詳寫?
一、對手是個重點人物,與情節懸念等主線走向有關,不是龍套。
二、雖然對手不是重點,但在這一場中女主會發生什麼改變,而這個改變對以後情節有影響。
三、對手和女主都不是重點,而是與情節懸念主線進展有關的旁觀者會透過這一場看出什麼,而這些會對以後情節有影響。
明確了這一場要詳寫後怎樣讓人意識到這一場的重要性?那要看是因哪一種原因來對應——
如果是一:要在對手的人物塑造上下功夫,讓讀者感覺到這會是個重要人物,主要也就是氣勢啊氣場什麼的,總之不能沒特色,也不能一看就是沒水平的人。然後是與女主的互動上,比如和女主說一些能讓女主感到什麼想到什麼的話,有些奇怪的表情和舉動,為後續情節埋下伏筆。然後還有他用的招式和武器,穿戴會有什麼特別涵意,甚至可以和以前透露的懸念一角有對應補充關係。
如果是二:重點一個是看女主如何動腦筋破解敵方招式,一般會是心智較量,也會顯得過程比較艱難,讓讀者覺得女主好厲害,原來還可以這樣等等。是女主現有實力在讀者面前的一個清晰完整展現,對以後情節讀者理解女主的應對有幫助。另一個就是在女主體道上下功夫,透過一招一式她悟到了什麼,甚至新悟出什麼招,升了級,或以前對懸念之類想不明白的突然明白了。
如果是三:那重點在側面描寫,一是比賽評委或觀看的崑崙高層什麼的一邊看一邊評價,再透露點懸念內幕什麼的,埋下伏筆,會對以後女主命運有深遠影響。二是除女主外那幾個重點塑造的人物透過在旁觀看對女主產生什麼新想法,影響以後與女主間的JQ互動。
只有先明確了這一部分要寫什麼,寫的時候才能有的放矢,思考的時候才能找準方向,至於前面說的招式武器設定規則門派特色什麼其實是很附麗的東西,是方式,是外包裝,不是情節的實質~
下面我來結合故事中第一局對水某人的比武來具體說一下——
首先是對這一段情節作用的分析:
一、人物不夠格。看描寫水某人長得沒特點(描寫很少,沒有特殊的氣韻),身世沒發展(一般用於充當反面的典型世家子弟),性格沒萌點(又一個對主角自命不凡而等著被主角超越的龍套)。所以重點不是在對手上。
二、從現有內容看作者似乎是想走這一條的寫法,即智鬥體道,但並不成功。原因我認為一個是對手太弱,弱點明顯到讓不相熟的女主都能一眼看穿,於是贏得很順利,體現不出多少智來。原因二是斗的模式沒新意,看到一個傲慢的自以為是的瞧不起自己的人,然後激怒他試探他打敗他,這個模式太濫了(看看那些書的文案,凡是寫天生廢柴體質卻因為什麼什麼學成了什麼的,或者本是個懦弱的不受重視的人被穿越後怎麼怎麼樣的……那些故事裡絕對少不了這個模式的情節)。於是沒有曲折,沒有艱難,沒有體道,沒有感悟,也就自然沒有進展了。
三、側面嘛,若是走懸念路,女主似乎不會什麼特殊的能顯示出師承的招式,也沒用什麼有來歷的法器,實力上的意外女主也沒露真本事,靈犀眼這種招式只是側面觀察不容易發現,唯一的長生渡帶來的出手闊綽、靈植不缺的高價買法器的問題……現在就讓人意識到長生渡的存在太早了,若是隻作為以後長生渡被發現的其中一個鋪墊又用不了多少篇幅。其次就比武結束後印晨二人對女主的反映來看,他們是在從比武本身關注女主的性情和實力的,尤其那個拉手,前面不知有多少內心活動的鋪墊,不直接寫出作為接下來互動的伏筆也未嘗不可。總之走這條路目前沒什麼東西可用。
四、就算僅從附麗上講,人物設定不奇,招式不奇,比武方法不奇,不抓眼啊……
五、至於突然發生什麼意料之外的事……這才是第一場比武,而且作者顯然要把比武大會全寫完,所以不太可能這麼安排。
綜上,我覺得這段要這樣安排的話根本沒必要詳寫,只寫“第一場比試沒有什麼波折,對手算是個熟人,(原文人物介紹),本來先前葉青籬還與魯雲商量,為究竟出幾分力苦惱,但對方性格弱點實在太明顯,只是幾句暗藏譏諷的試探就讓他輕易上鉤,月昃單刀小試,勝得輕鬆,基本沒顯露多少實力。”我覺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