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生於望族> 第二百二十九章 搬離侍郎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九章 搬離侍郎府 (1 / 2)

 第二百二十九章搬離侍郎府

屋裡靜了一靜,於老夫人方才開口:“六弟妹,你這是……”眼神中閃爍著驚疑不定,“這又是何必呢?”輕輕嘆了口氣,神色間卻彷彿在說“我能體諒你的想法”。

但她還未把那句話說出口,剛剛從門外進來的蔣氏便先一步驚叫出聲了:“六嬸,可是侄媳婦有什麼怠慢之處?家裡的屋子雖然不多,但招待六嬸主僕一行還是不成問題的。您初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便是在外頭賃到了宅子,到底不如家裡舒服呀?更何況,這會子天色都不早了,您帶著九丫頭去了新宅子,今晚可怎麼辦呢?這點子功夫,哪裡夠收拾東西的?倒不如先在家裡住些日子,若實在覺得不習慣,侄媳婦再讓人去收拾合適的宅子就是。”

於老夫人表情頓一頓,方才露出一個微笑:“老大家的說得有道理,六弟妹,你還是先在家裡安頓下來再說吧。關於九丫頭的婚事,我還有事要跟你商量呢。五丫頭要嫁人了,她親孃死得早,正需要長輩指點呢,你幫著提點兩句,也是好的。”

文怡微一皺眉,心想五姐姐文嫻雖沒了親孃,卻有繼母,要指點什麼,哪裡用得著自家祖母?至於自己的婚事,還有什麼商量的餘地麼?便是要商量,也用不著長房操心吧?她總有一種不大好的預感,心下更是警惕,想起柳東行將要出征,莫非大伯祖母又有什麼不好的想頭了?

盧老夫人卻由始自終都是那個淡淡的表情:“這些事等我閒了,過府說話時再談也是一樣的。我雖多年沒來京城了,從前卻也在這裡住過幾年,老仲那時候還是外院使喚的小廝,一應道路人頭都是熟的。離開幾十年了,雖說物事人非,但一些老字號卻還在,幾個老相識也都沒死絕。他提前兩天到了京城,早已把事情辦好了,屋子也都打掃過了,方才我過來時,他就領了幾個丫頭婆子過去收拾些細軟。雖然略嫌倉促了些,一晚上功夫還是能對付的。等安頓下來後,再慢慢收拾也行。”說罷微微放緩了神色,向蔣氏道:“大侄媳婦素來是個細心周到的,人也淳厚,我們九丫頭這半年裡多虧你照應了。我知道你的孝心,只是你自個兒家裡如今事情還一大堆呢,又要娶嫡長媳婦,又要嫁侄女兒,還要招呼小叔子小嬸子的,你身子又素來嬌弱,我便是看在你素日的孝心份上,也不好意思再給你添麻煩呀。六嬸沒什麼能幫上你的,替你減些麻煩卻還不難。”

蔣氏聽得眼圈都紅了,面上滿是感動:“六嬸孃……”到底是有人能明白她的六房全家都是厚道人,不但九丫頭是個懂事的,時常開解她,六嬸孃也能體諒她的難處,雖是隔房的嬸孃,卻比正經婆婆還要貼心幾分呢。

跟在她身後進門的段氏卻低下了頭,掩去雙眼中一閃而過的隱怒。盧老夫人這話,表面上看來,彷彿只是在誇獎蔣氏,卻在有意無意間,將侍郎府的主人與顧家長房分隔開來了,這是蔣氏“自個兒”的家裡,嫁的卻是“侄女兒”,還要招呼“小叔子小嬸子”,這是在暗示長房的兩兄弟不算一家嗎?那自己又算是什麼身份?到底是正經的二太太,還是前來做客的族人?這個問題需得弄清楚才行,不然自己夫妻二人居於侍郎府中,便是有心要為丈夫的官職活動一二,也要大受制肘的想到自家上京帶來的有限的財物,還有給繼女準備的陪嫁,以及丈夫先前說的“有母親和大哥在,不必準備太多銀錢”的話,段氏垂下了眼簾。

於老夫人想的沒小兒媳婦那麼多,只是心頭略有些不爽快。她對大兒媳婦的行事素來不大滿意,可老妯娌卻是大加讚賞,言語間夾槍帶棒的,究竟是在嘲諷她對九丫頭不夠親切周到,還是在指責她給兒媳婦添麻煩了?

又見盧老夫人提起自己在京城也曾住過幾年的,她心下一緊,但很快又鬆開了。六房老太爺做官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了,便是從前有過幾個老相識,也早就死的死,散的散,連盧氏孃家的族人也都不在了,頂多就是有個族侄女兒,能頂什麼用?到頭來,還是要靠長房的體面的。

這麼一想,她越發大方了:“六弟妹既然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我也不好再攔著。只是不知老仲尋的宅子在何處?可需要我們家借幾房家人去幫著料理?實話說,六弟妹固然是體諒小輩們,想著給老大媳婦減些麻煩,但在外頭住,到底比不得家裡方便,九丫頭還小呢,你們祖孫倆身邊又沒個男丁撐門面,行事只怕多有不便呢,正巧我這府裡有個……”

話未說話,盧老夫人已經打斷了她的話:“這個就不勞大嫂子費心了,良哥兒會陪我們住過去的。”

於老夫人大吃一驚,立時轉頭去看蔣氏:“良哥兒?”蔣氏一臉茫然:“這卻不曾聽見他說起……”段氏則笑道:“是先前老仲進京時跟良哥兒說的吧?怎麼也不跟家裡打聲招呼?”

於老夫人面色微微一沉。殿試成績已經出來了,文賢高中二甲十二名,已經開始預備庶吉士考試了,文良卻只考得了三甲第四十七名,得了個同進士出身,雖然跟文賢不能比,到底也是有功名的人,沒打算考庶吉士,正等著吏部派缺呢。因顧大老爺有公務在身,文賢還要備考,最近侍郎府出面招待外客的事,便都落在了文良頭上,若他走了,誰能頂替他?文安還是個孩子呢

盧老夫人神色依舊淡然:“我們離開老家時,四侄兒夫妻倆託我給良哥兒捎了信,讓他幫著我們祖孫倆料理些俗務。進府時我已經叫人把信給他了,他素來是個孝順孩子,想必不會拒絕。若是這府裡有什麼事要差他幫忙,再叫人來喚他就是了。”

既是四老爺夫妻倆交待的,於老夫人也不好再說什麼了,只是心下仍舊有幾分不快,想著長房招待文良在家裡住著,好吃好喝的,中了科舉,正要他幫忙呢,他居然就走了,實在不知好歹得緊。

蔣氏仍舊有些反應不過來,忙忙勸說:“這一時之間,如何能料理妥當?不如先在家裡歇兩日,待收拾好了東西……”

盧老夫人卻抬起手示意她不要再說了,然後回頭問文怡:“要幾個時辰才能收拾好行李?”

文怡因這些日子一直在盤算著送走了柳東行便回平陽的事,有些行李已經收好了,其他的也因為是在客中,而不曾四處亂放,聞言忙道:“從家裡帶來的行李,只須片刻便能收拾好,其他的……大伯母、表姑母與乾孃送的東西,有半個時辰也就能得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