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閱讀。
2015年7月,左再有兩件需要著重解決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
indle香薰的私人訂製市調結果這個時候出來了。
市調結果顯示,關於食物記憶的香薰蠟燭,目前看來,並不太適合在國內推出定製服務。
中餐說起來,主要還是靠靈感和手感,很少像做西餐那樣,使用一堆測量器皿的,最後成品多少有點工業化的意思。
中餐很少這麼測量的,仔細研究起來,每次做出來的味道還都是有細微的差別的。
這也是為什麼,以前很少有米其林三星的中餐廳,因為米三的餐廳,必須要做到品質的一貫性。
最近這些年,米其林在香港新加坡和上海評了好多米其林中餐廳,不知道是中餐館的一貫性上去了,還是米其林的評價標準下來了。
國外的老牌貴族,還有很多是有家傳菜的,一道菜,一家幾代人,可以做出一模一樣的味道。就是即便手藝不好不會做飯,但是,那一道家傳的菜卻能做得美侖美奐。
真要說起來,國內多是家傳的手藝,少有家傳的菜。
說到國內蜚聲國際的廚藝世家,要數源於北京後海羊房衚衕11號的厲家菜。(注1)
不過說起來,吃厲家菜的外國人要比中國人多多了,隨隨便便預約都要一個月之後才有空這樣的事情,還是不太符合國內人民的吃飯習慣。
厲家菜目前在全球有八家店鋪,創始人的三女一子,全部都成了厲家菜的傳人,但這些子女,每一個人開的餐廳,對同一道菜的解讀都不太一樣。
中國人講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徒弟總得在師傅的基礎上搞點創新,才能叫成功。
所以,中國美食走遍天下,名揚四海,卻沒能出一家麥當勞、必勝客這樣的餐廳。(注2)
indle香薰在上海的市調顯示,大部分人對於食物的記憶裡面,都有媽媽的味道,可當具體問到是媽媽的哪道菜的味道的時候,多數人的回答,都是不清楚。
只有一個籠統的媽媽的味道的概念,沒有一個具體的菜品的味道的概念。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上海,顯然不是一個適合首推食物香薰私人訂製的地方。
第二件事情。
程逢春七月回到倫敦之後,就一直在倫敦待著。因為沒有回國,所以提親的事情直到七月結束,都還處於“紙上談兵”的階段。
左再覺得她和程冽的事情,自己怎麼都應該要當面和程逢春說,才能夠表達內心的愧疚和對程逢春的尊重。
然而,左再一直等到程冽生日的前兩天,都沒有等到程逢春回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