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寄給你哥的蠟燭有好些都是前一年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的味道還原的,不適合拿出來銷售。只有其中的四根量產了,而且都做成了限量版,“肖邦故里”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不用聞也知道,味道肯定是一樣的。”
聽完左再這一番描述,霍昕然有點受驚過度,一時不知道接下來應該說什麼。
霍風也是覺得有點沒搞清楚狀況,indle不是今年才在國內開分公司嗎?左再2010年之前就在indle了?
“你說這蠟燭是你做的?”還是霍昕然先反應過來,指著肖邦故里問左再。
“當然不是啦,我只負責調香,調好之後我們公司再進行設計、包裝、生產最後上市。我呀~就只會調香,我自己動手做的,通常都只有送給你哥哥的那一根,樣子看著通常都不太靠譜。”左再有點自嘲地回答霍昕然的疑問。
霍昕然這一下徹底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她不覺得左再說的是真的,哥哥收蠟燭都收了十幾年,難道十幾年前左再就是調香師了?
這不太可能是真的,左再那個時候,最多和現在的自己差不多大,根本就還沒有到工作的年紀。
霍昕然不相信左再說的話,但霍風卻沒有理由不相信。
霍風不敢相信的是他自己接下來要問的這件事情。因為他記得左再說過,indle是一家英國公司,今年才進入中國。
“你之前一直在英國?”霍風問出這句話的心情,是難以名狀的。
“是啊,我從十二歲就來倫敦了,到今年回國開分公司之前一直都在,大概都有12年了吧。”左再回答。
霍昕然終於有點反應過來,但她還是想不明白,沒頭沒腦地問道:“你怎麼會在倫敦?”
霍昕然的意思,左再應該是個缺乏品位,在小城市長大的人,按哥哥說的,家境還一般。
這樣的左再還非要送難看蠟燭纏著哥哥,霍昕然不可能會喜歡,她都忘了自己第一眼見到左再的時候,就是被左再的氣質給吸引的。
霍昕然的問題,左再想了想才說:
“我怎麼會在倫敦,這個問題說起來還真有點複雜。大概就是機緣巧合,我爸爸認識了程伯伯。就是我今天說的董事長的父親。然後又是機緣巧合,程伯伯發現我有調香的天賦,就希望我能繼承程伯母的衣缽,我也因此走上了調香的道路。”
左再接著娓娓道來:“說起來,我從12歲,dle香薰從成立的時候,我是唯一的調香師。現在公司發展了,培養了一批調香師,但限量版肯定都還是我調的。”
這一段話,左再是用很溫暖的語氣說的,因為她始終覺得,霍昕然突如其來的態度改變,是因為喜歡indle香薰。
一個人因為喜歡自己的作品而收回的原有的敵意,左再心裡自然是高興的。
霍昕然這下真的傻了,難道她對左再的第一印象才是對的?哥哥喜歡的這個人真的是個氣質美女,而且還很有才華?
(今天的票票都準備好了嗎,看到熟悉的名字在打賞,麼麼噠~)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