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風過生日,姜依凡沒有給他準備蛋糕。前些年姜依凡做了很多次的努力嘗試,但霍風一直都拒絕過生日,再怎麼準備,蛋糕也好、派對也好,霍風從來都不理會。
姜依凡也是聰明的人,自從她發現霍風是討厭過生日,而不是嫌她準備的不夠好之後,就不再努力嘗試了。
霍風每年生日,只會對著一根,有時候形狀怪異,有時候味道怪異的蠟燭許願。
姜依凡已經習慣了。
可是霍昕然沒有辦法習慣。她每年都給霍風買好看的生日蠟燭。霍風很多事情都依霍昕然,但唯獨在生日蠟燭這件事情上,從未有過讓步。
這讓霍昕然對送蠟燭的人有強大的敵意。
霍昕然是被寵著長大的。
雖然霍昕然剛出生的時候,霍風對她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兄妹之情。
但是,2005年,霍風從威斯敏斯特公學畢業,回到香港之後,就對這個當時只有四歲的妹妹千依百順。他希望霍昕然可以擁有自己曾經缺失的童年。
有霍風慣著,再加上姜依凡、霍亮還有霍爺爺的溺愛,霍昕然是典型的大小姐脾氣。
如果不是因為每次送的時候,都是霍風過生日,敢拒絕霍大小姐禮物的人,是絕對不會有好日子過的。
…………………………
“今天開會有決定在哪買地了嗎?”霍亮問霍風。
“還沒有結論,大陸現在的政策,別墅用地很難拿得到。”霍風搖頭表示。
“早幾年就已經是這樣了。”霍亮也明白目前公司正處於發展的瓶頸期。
“我們還要繼續做莊園嗎?”霍風非常希望霍亮能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
“這麼多年,我們都是在做莊園,品牌定位就是這樣,優勢也是在做莊園。”霍亮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很多人都覺得霍亮很傻,如果增加銀行貸款的比例,霍氏完全有能力同時做幾個莊園專案,或者莊園和公寓一起做。
那樣的話,霍氏的規模就會比現在大得多。
接管公司三年以來,霍風其實也不太理解,為什麼霍亮做地產,會做的如此保守。要說賺錢,不管是利潤的規模,還是資金回籠的速度,普通公寓都是比莊園式豪宅更好的選擇。
不管別人怎麼認為,經歷過兩次金融風暴的霍亮,很清楚自己的公司是因為什麼才能夠走到今天。
國內對別墅用地的限制由來已久,從2003年就有了。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限令出來之後的十一年裡,國內的別墅反而多了很多。
有少數別墅區,是拿了地之後隨便開發一下,然後捂盤惜售,到最近這兩年再“二次開發”。也有的是真的二次開發。
但更為普遍的情況,都是透過“靈活運用”拿到的土地——把地塊分成別墅區和普通配建區來開發。
不讓建別墅,說到底就是容積率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