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知道這些人是因為那些救命糧食才如此感激自己,可方青蒔心裡知道那些糧食都是青瓦寨的。
周福正這些人都認定是託了自己的福,殊不知青瓦寨給她方青蒔種下了太多善根了。
看了一圈,方青蒔問身邊的謝玉茹:“玉茹嬸子,咱們村裡的人少了許多啊?”
本來就不大的村子,一共幾十戶人家,可眼前這些人都在,好像都不過百口人啊。
謝玉茹嘆了口氣:“逃難走了一些,咱們剩下的這些人是無處可去,也捨不得山下那些田,統共也就二十幾戶人,這幾日楊大伯去鹿武縣衙門好幾次了,也沒拿到一粒糧種,唉。”
楊滿囤的爹叫楊金,在村子裡德高望重,五十多歲的他一直都是靠山村的村長,為了能讓村民種上田,吃了不少苦頭,求爺爺告奶奶的到衙門裡當孫子,可衙門壓根兒不搭理他,老爺子回來一股急火就病倒了。
這會兒楊滿囤揹著爹才到這塊平地上來,方青蒔趕緊把凳子搬過去給老人家坐。
楊金一迭聲的說:“阿蒔啊,你那些糧食救了全村人的命,這恩情可太大了啊。”
“楊爺爺別這麼說,大家夥兒都是憑本事賺的糧食,再說了,我們就是村子裡的人,還能長膀飛了?”方青蒔接過來草墊子放在地上坐下來:“再者,我這次回來是跟大家夥兒商量回村的事。”
楊金聽到這話,直嘆氣:“阿蒔啊,咱們窮苦百姓遭了這麼一場災,誰家還蓋的起房子啊,村子裡的房子都爛得不能住了。”
“楊爺爺,我有個想法,您和大傢伙聽聽,要是覺得行咱們就動手做,覺得不行也沒啥,我也不強求。”方青蒔說。
楊金也好,靠山村的百姓也好,他們能活下來都蒙情不過方家兄妹三人,這個時候別說方青蒔如此低姿態的商量,就是硬氣一些,他們也都接著,有恩不報枉為人,窮是窮,可良心還在。
大家夥兒七言八語的催方青蒔說,楊金也說:“你們家三個孩子都是有大本事的,說說看,大家夥兒都願意跟著你們。”
方青蒔就地取材拿了個木棍,一邊畫著一邊問楊金:“楊爺爺,咱們現在還有多少戶人家?多少口人啊?”
“二十三戶人家,一百零九口人。”楊金說:“咱們村子都是小門小戶的人家。”楊金說。
方青蒔又問:“咱們村子東西長多少啊?”
楊金福至心靈的看著方青蒔,頓時精神頭兒都好了不少,如數家珍的說道:“東頭到西頭九十八丈,南北二十丈多點兒,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會有個菜園子啥的,養個雞鴨鵝狗的也方便。”
方青蒔在旁邊算了算,說:“楊爺爺,跟大夥兒商量一下,按照一戶人家劃分住的地方成不?我有我的私心,我想要在村子裡置辦一塊地方,蓋一溜兒屋子。”
“同意!”有人都不等楊金問,立刻喊了一嗓子,大家立刻表態都同意。
方青蒔笑了:“大家抬舉方家,方家肯定也不佔便宜,你們看看我這麼劃分的話,大家願不願意。”
大家沒人反對。